網頁

2013年10月7日 星期一

學者餃子

繪畫 by chitwan

        說起十年來最難忘的食店,這個晚上與一班好友突然緬懷,帶著傷感,為的是最近痛失了一位我們敬重的學者,常宗豪教授。他與我的恩師黃兆顯老師是同學,我與常教授是差不多同時間來居澳門,而我們的認識,就是由飯桌上開始。很記得在「陶陶居」的第一次見面,感覺教授與我父親竟是十分相似的性情中人。
        講飲講食,是 常 教授的至愛,風雅豪邁,教我們一群晚輩顛倒拜服。猶記得有一段頗長的時間,每週飯局可有三四晚之多,最愛設席之處是氹仔的「百里風行」。時令酒菜以至家常小吃,有時寶哥親自攜了各式海鮮請大廚代烹;或法國保祖利酒節等種種樂事,高朋滿座熱鬧一眾,與店主人、侍者等皆親切如家人。來,此亦是令 常 教授在澳門最有歸屬感的原因吧!我們這班非一般的師友,笑談人匆匆十載,彼此縱有不少變化,然當中喜樂交織,那份情緣是永留心底的。
        我沒有機會跟常教授學習為學之道,唯一的只是數年前在澳門中央圖書館聽他講《離騷》。可惜日子太短,所幸仍保存有當時課堂的部份錄音,俾能一再聆聽他的教益。不過,有一樣特別的東西,曾是常教授親自教導我的,就是做餃子了。有一次我說最愛吃餃子,還班門弄斧的做來請他吃。幸好他試吃之後沒有給我貶評,說:餃子皮要自己做,我教你,容易啦!是,日,他在家中擺好陣勢,眾學生都準備來吃玩一頓了。我看著教授雙手在大木板上慢慢搓揉麵團,不時著我加點兒水,灑點麵粉,最後拿木棍輕易就擀好一塊塊餃子皮。我有點感動,一位學者,肯幹起廚房的功夫,還那麼利落!相比於我父親只愛吃而不喜廚事,常教授真是可愛得很了。話說其時,餃子皮做好了,常教授夫人搬出魚肉餡料,說:做法是把魚肉攪碎,加上香芹芫茜和薑米然,這頓餃子宴還少不了豬肉菜餃,我們邊包邊灼邊吃,餃子多如小山。常教授夫人還做了超級難度高的肉凍,令我難忘。過,好戲還在廚房那邊廂,教授緊張地指揮阿炳烹調正宗山東酸辣湯,原來這個正宗是必須採用鮮蒲魚來烹製的。這次學做餃子真是珍貴又開心。
        往後,我把做餃子的方法轉教給很多朋友。做餃子吃是我平日喜歡的餐食,每次做滿一打,不多不少。想,我會是常教授在澳門唯一的餃子學生吧!
2010/07/03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