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頁

2013年10月11日 星期五

標點人生 ● 黃業華 著



《標點人生》
   
作者:黃業華
出版社:同趣文藝工作室
出版日期:2011年6月
   
    在寫作教學中許多老師都會為學生在標點符號的運用而煩惱,有時模稜兩可,或猶豫不決。雖說這類工具書隨便可尋,但很少見能吸引認真閱讀;又或現今學生對標點符號忽視,以為輕率帶過了事,殊不知這些各自不同的小符號能幫助文字演繹表情、傳遞神韻,生動有致地與讀者默默交流。這種偉大的功能,確是「無聲勝有聲」!
     香港資深的中文老師兼寫作人黃業華,在他半生的教學日子裡,為中文教學不斷計劃,做了許多工作。其中以致力推行寫作教學、出版作文教案專書、舉辦全港小學生寫作活動等,都十分成功。於近年退休的日子裡,不斷以閱讀為樂的同時,仍心繫老師與學生們的中文寫作工事。正如他在書的簡介中說:「老師的工作是繁重的。然而,我深深明白,只要我們看見孩子們在學業上有所進步,這會是我們最難得的回報,也是我們甘願留在教育界的唯一動力。」乃於兩年多的時間裡,他設計了這本有關標點符號運用的書。
    《標點人生》的特點就是為免只談工具用法而流於枯燥乏味,所以,在全書共分16種應用標點符號之每個章節中,對各個使用方法簡明闡釋之後,更重點地擷取了大量名人的雋智金句,及名家著述的文學片語,以帶出對標點符號的導讀和範例,讓讀者既可從中溫故知新,又欣賞讀到許多前人學者的人生雋永,充實智慧,修養靈性,得益匪淺。可謂兩全其美矣。
 
李哲雲
2011/07/24 刊於澳門日報 文化閱讀時間版

我為甚麼寫這本書    黃業華


     離開教育界已兩年多了,但至今她仍是我夢魂縈繞的地方。離開學校,可以說是教學生涯的一個終結。一個又一個折騰老師的教育政策,似乎已與我無關。但存在心底裡的一點燭光,仍希望照見我們的下一代,一日一日地茁壯。
     記得仍在掙扎圖存的日子裡,我很希望同學們的中英文的水準能有所提高,當然這也是同工們的共同願望。我在此並不是要提供什麼有效的獨門秘方,事實上我也不可能有如此本領。不過,我們確實想出一些能提高同學們學習中文的興趣,對同學們的語文基礎又有所裨益的活動。
     我們的中文活動有六個主題:第一,標點符號的運用;第二,錯別字的辨析;第三,成語歇後語的運用;第四,詩歌詩詞的欣賞;第五,口語與書面語的對譯;第六,查字典與廣東話拼音。以上的主題,當然可因各校不同的興趣而更改,每年只舉行一個主題研習。每個主題內容基礎知識的灌輸,可透過教授以及不同形式的活動去完成。各項活動透過老師們的思考而多元化,學生們的興趣亦會因此而提高。最重要的一點是所有活動的資料都可以保存留待數年後再用,透過每次的添加,資源定必更豐富。舊的學生走了,新的學生又來,也就永不會覆。同時,所定的主題是語文的基礎知識,也就永不會過時。如果能在三數友校同時實行,所得的構想與資源會更多,學生的得益也愈大。
     老師的工作是繁重的。老師們的精力,在形形色色的重擔下似乎已消耗殆盡,再要老師抖擻自己的精神,為一個新的活動而勞心勞力,卻又於心不忍。然而,我深深明白,只要我們看見孩子們在學業上有所進步,身心能健康平衡發展,這會是我們最難得的回報,也是我們甘願留在教育界的唯一動力。
     如今,我可以說是有閒階級,可以盡情地看我自己喜歡的書,不用再為一個又一個未完的計劃而擔憂,不用再為一個又一個未完的報告而惡夢連連,或者我可以為同工們搜集足夠的資料,讓同工們可以溫故知新,讓同工們的計劃可以輕易推展。況且,我從書本中擇錄下來的人生金句,會是大家心靈上的一服清涼劑,讓大家定定神,再重新起步。
     多年後,當你要離開你的學生,你要為你的教學生涯作一總結時,你應單純地問自己,你為孩子做了什麼?
     今日,我雖然已退下來,但我可以清楚告訴大家,我第一天走進教室時的情景,至今仍歷歷在目。願同工們能珍惜有學生在你身邊的日子。
2010冬於香港
代 序

       
     雖然業華弟請我對本書的題名再斟酌,但當我第一眼看他檔案上的題目:「標點人生」,便即時有著莫大的感應,於是,不須考慮了。
     人生路,不就是讓這些標點符號串演而成嗎?獨立的一個個文字,述說喜怒哀樂的故事,有賴這些各自不同的小符號幫助演繹表情、傳遞神韻,使能生動有致地與讀者默默交流。這種偉大的功能,確是「無聲勝有聲」!
     業華弟在他半生的教學日子中,為中文教學不斷計劃,做了許多工作。其中以致力推行寫作教學、出版作文教案專書、舉辦全港小學生寫作活動等,都十分成功。兩年前,他跟我說想編這樣的一本書,因感到學生與老師時常困惑於標點符號的運用,有責任要在這課題上做一些功 夫。為免只談工具用法而流於枯燥乏味,又或坊間早已有關之書籍了,卻不能引起學生參考閱讀的興趣,所以,業華弟就構想了從名人名家的著述中,覓取雋智的金句,帶出對標點符號的導讀和範例,真是兩全其美了。
     此次我能以一己之棉力,協助本書編印,既可從中溫故知新,又欣賞讀到許多前人學者的人生雋永,充實智慧,修養靈性,得益匪淺!
     願本書同時帶給各位老師和同學們對中文學習的更多快樂。
李哲雲 辛卯春分於澳門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