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頁

2013年10月13日 星期日

給圖畫打分數

    上星期的繪畫課裡,他用頑皮滋擾試探了我的耐力。我剛到任這學期的新課,學生對老師是初認識,彼此考驗是例行程序。他是聰明活躍的孩子,嘴巴總沒停,我不介意孩子在繪畫課時談話,因這是可以増加氣氛,但以針鋒相對的挑釁就要處理一下了,然亦限於下課之後。不過,最終我仍會稱讚他的圖畫中哪兒很好……

     這個星期的畫課裡,他安靜下來,但代之以無心向畫的態度。無論我曾予以鼓勵的讚許,到下課時只給我單色單線的輕忽胡描的畫作──這在我即時的主觀反應是他沒努力以赴的交卷。雖然我不予置評,幾天下來,這張畫面卻停在我的腦子裡,翻覆想著為甚麼這孩子會如此表現?這張畫真的不好嗎?抑或這次繪畫的課題令他不感興趣?

     嘗試追索問題的根源,我很自然,也冷靜地先查究自己,因為孩子始終是單純的,老師可能經常自以為是的複雜化而誤導問題。我提醒自己走回孩子的角色立場去思考。
學校課堂中的老師,要時常妥善處理種種教學問題,的確一言難盡。秩序規條是理性的實踐,令教學的設計進程按章完成。而我從繪畫課的經驗裡,領略到理性之外必須多加感性的打動與溝通,這或有助成績的改進。

     不是每一個孩子都喜歡繪畫,曾試過有孩子在第一課就直截了當的告訴我他不愛繪畫!但現實的問題是:他仍必須留在這堂課內。做老師的只能以溫和輕鬆的態度,漸次讓他瞭解繪畫是他自由表達的一種方式,從中訓練出對事物好惡的適應能力,這是孩子心性成長的培養累積。

     繪畫的世界是自由的,無論成人或孩子。畫家在心情低落的時候,也會繪不出畫來,又或做出很奇異的作品,更有可能是作品不討好但純粹為了表達他個人的真感受,因此對作品不需界定何謂好壞,繪畫意義不僅於此!我們看孩子繪畫,只要他們敢於表達,有人會很用心畫自己所喜愛的;有人會胡塗了事;更多的是沒自信心,逐 步依賴 老師的指引。無論如何,我們都給孩子多點幻想空間,推動創作自由,耐心鼓舞支持。

     我常跟孩子說:不可亂批評人家的畫!每個人的畫都有他自己的想法和畫法,就像每個人的樣兒,不能有別人取代。有老師們問我:該如何給學生的圖畫打分數呢?這是一個在學校裡不能避免的難題。我想,老師首先要打破固有的主觀規矩,著重學生的創意而不是清潔整齊的繪畫能力;引發學生對事物的觀察能力而非以樣板模仿為目的,對繪畫教學影響深遠。天真趣怪,不拘形象,富主動創作的孩子圖畫,給他九十九分又何妨?保留的一分是要鼓勵他繼續努力!可是,建議老師們:不應打個不合格的分數!

     繪畫嘛,對孩子們尤其該是一項娛樂玩藝,學校裡的每項學科都在嚴格追趕分數,為甚麼不能讓輕鬆的美術科予以快樂的尺度,因為它原是精神心靈的學科。我們都知道,古往今來,多少偉大的藝術家,其成就是以其藝術的表現,而非在甚麼學位資歷的衡量。

     如果給一張你從沒看過、也不知道是畢卡索的小畫品,你會給這畫打多少分?我那畫課中的反叛孩子,他這張畫你又會打多少分?打個高的分數,肯定多了點兒鼓勵;吝嗇一點分數,卻有可能做成傷害!

     請試從他們的筆觸裡仔細察看,孩子是否經歷著當時你沒明瞭、也未注意的情緒波動與好惡分數,真能代表繪畫時的過程表現嗎?
2004/10/11
 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