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頁

2013年10月7日 星期一

敦煌行思

一. 黃沙之旅   
    絲路行,要遊歷的重點太多了。同行的一位朋友獨愛嘉峪關,我還未能想像, 他即以「淒美」二字形容。看他魁梧厚重,唯出此感性之詞,使我不得不期待臨關仰慕。果然,此君為了這天下第一雄關,蓄勢待發,淋漓盡致地攝景,渾身激情的汗水讓艷陽也烘不掉,令我折服。我的目標是藝術寶藏莫高窟,雖然未及全面和細緻,但所得到的,就是在黝黑石窟中既親近亦陳封的感覺。無數的佛像,無數的壁畫,默默載納古老商旅永恆的祈禱,撫慰絲路的艱險,在敦煌久遠無聲的魅力中,心往神馳。
    在我對這片勝地的探索仍未盡興,即又踏上漫漫黃沙公路,直赴距敦煌西北八十多公里外的漢玉門關。詩歌傳誦千載,卻沒料想到它是這麼細小的黃土方城。午後更沒一個人影,烈日下遼闊蒼茫,我隔著鐵欄張望殘陋矮小的關門,又不費一刻光景繞盤城一周,如果不是為了它曾承擔的歷史血淚,怎教人泛起隱約的思憶。在暗淡的玉門關博物館裡,我凝視著玻璃櫃內靜靜躺著的數條木簡,似曾相識的筆墨,活潑入神,一陣懷古之情,湧上心頭。隨著車子離去,回顧玉門關小小的身影,在渺渺天地間,它是那樣平和肅穆,我便明白,它所包容的民族感情與寄託,是多麼寬宏博大;它擁有無邊的孤寂,可以傲視千古。
              
    若說人類的故事深長,而大地的歷史更由不知年的洪荒說起。就在離玉門關約兩個小時的車程,距敦煌古城西北 一百八十公里 ,有一個世界級的龐大自然風景奇觀:雅丹地貌風景區。這被稱為「天近之境」的國家地質公園,又有「魔鬼城」之別號。自然天成的力量,詭異的構築了與宇宙神秘形貌相近的奇雄壯景。雅丹地貌群,氣勢懾人,黃土質堅硬的風蝕土墩,或孤立如雕塑、或佈陣如城市、或群集縱向走如艦隊,浮襯在黑戈壁片片柔細的青灰砂礫上,浩瀚無邊。走進這幻景之中,再沒任何語言與感情,忘我天地,渾然一體。
               魔鬼城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 「特權」人士的威風 ---- 踐踏自然遺產
    遊歷這塊國寶之地,我十分欣賞有關當局對這片自然環境的重視,且更是達到世界級水準的悉心保護。可惜在遊程中,赫然見到有兩位「特權」人士,「獲准」肆意攀爬上一土墩頂,我們看不出他們會是地質研究者,因為「專家」是不會作如此魯莽的研究行動。看他們站在峰脊上,且耀武揚威的向我們這群守法遊人作出勝利式的笑態,目睹此情此景,所有導賞與陪同們都噤聲無奈,因為剛才她們還嚴正地向我們申明各項遊覽規則!
    我們只是微塵,但都熱愛國土上的一切,看國家走向文明先進,我們激動鼓舞,那些枯枝敗葉,相信終亦會被萬頃黃沙淹沒。
2005/07/12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二. 坐看白雲過
    了菴清欲禪師詩云:「睡起有茶飢有飯,行看流水坐看雲。」在我收拾行囊準備踏上絲綢之路前,偶爾提筆書此聯句,甚是嚮往,然而這種情懷卻不是我將會享受得到的清靈,儘管有茶有飯、有雲有水,其實,十餘天的絲路行,原是顛簸疲憊不堪的。雖然現代化的交通可縮短路程和更舒適點,但我仍選擇較辛苦的行程,皆因相信折磨應有更多回報,還稍領略一下古人所行之艱險。
    漫漫長路,時間的感覺開始麻木,惡劣的道路連綿在荒漠裡,方向莫辨。我們只有把一切託付予車子與司機,而壞車事件卻一次又一次的發生。不過,人總有頑強的適應能力,當把憂慮逐漸處以泰然,就如身經百戰的勇士,敢看地動天搖,笑談風沙塵暴了。行者無懼,我們遙想漢唐盛世,是如何在此地走出來的,今人竟望塵莫及,豈不羞慚。不過路段亦有平坦時,讓我們暫得舒緩沉重的身心:可以入夢,蕩進混沌虛白;可以默思,在掠目的山巒野地間迷失;更多時候,坐看白雲過。
    人在旅途,最好忘掉自己是誰,才能全然融入所經歷的事境中,迎接不測的際遇。雲在長空捲舒聚散,將身影染落無邊的戈壁灘,點畫天山起伏的雪嶺玲瓏,而投在旅人心波上的漣漪寂寥無邊。坐看白雲過,在馳騁的車中,人去雲自浮,蒼生獨憔悴。每當停駐歇息,面對酒餚滿席,我們即就放懷大吃,舉觴盡飲,仿佛是對天地的一份呼應。看碧空大漠,腳踏黃沙古戰場,烈焰焚風,灼燙心魂,便明白到灑血捨命在這裡是容易不過的事!
    且將醉生夢死,畫在天下雄關城樓上,凄美的血色,潤澤枯旱土牆。我的歌聲,會揚長而去,留在白雲深處,不復歸來。
  2005/06/29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