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頁

2013年12月1日 星期日

現代,假汝之名

        最近看了一個教育機構主辦的師生藝術展。學生是幼兒,塗抹的遊戲,正好讓這些初試玩藝的孩子們盡露天真漫爛的性情,童稚無知,不勝樂樂,令觀者同受感染,也看到澳門基層的藝術教育正不斷改進。然而,使筆者懷著深沉的思緒踏出展場者,卻是老師們的一批作品,稱曰「現代書法」。
        筆者淺薄,學書以來,只嚴格遵循扎根苦練,以古人為師。而浸淫日久,亦須遊歷觀摩,參讀過當代中國、日本及韓國不少書家作品,諸體羅列,繁茂各展,法古或創新,佳作無數。可是,書法若不以文字為媒介者,未曾見識!記得香港奇人曾灶財,滿街塗寫,有人捧之為書法家,寫得通不通他仍是寫中國字;這裡有人寫反轉字體,被評選為創意,但始終都沒有脫離了文字。雖然是幼稚園的老師,總不會不懂書法為何物?
        用紙筆墨胡描一堆蟲子草條,再冠以「現代」二字而稱之曰書法,應是對書法之侮辱了。在此請問這幾位幼稚園老師,你們的書法寫的是甚麼?有釋文可令觀者明白麼?不要自欺欺人,如果寫的根本不是文字,就請把它們稱曰「現代水墨」, 任 老師們如何亂搞抽象,絕無異議。或混作得夠出位者,更可能獲大眾鼓掌。教育工作者要敬誠謙虛好學,作為學生的典範,一言一行,步步為營。否則,輕者敷衍塞責,重者歪錯誤導,皆害患無窮。
        刻正於民政總署畫廊展覽的「策駑磨鉛」曹寶麟先生的書法展,讀其「有言在先」一文,說及他曾參觀了八十高齡的李可染先生藝術展,那是大師一生唯一的展覽。曹先生說:「一代大師尚且矜持如此,我們無法與他同日而語,但與某些人奮筆幾天就可搞一個展覽相比,似乎還比較愛惜羽毛。」這段說話頗值得我們戒慎於心。渴求得獎、以展求名,都請先老實地痛下苦功。嘩眾虛浮之作,最後還是被歷史的洪流沖走而矣。
2008/5/7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