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頁

2013年12月1日 星期日

戰戰兢兢

        曾接觸過不少朋友,來看我工作室掛著的書法,便興致勃勃說要跟我學寫字,似乎這是又美又有趣的事。此時,我總自覺無言以對的歎一口氣,何解?一次又一次地,我細說自己學書的經驗:我寫書法的開始其實只是想靜心修養一下自己剛烈的脾性,每天兩小時的練字,比學習打坐有點勁兒。此外亦因當時正讀文字學,影響了我其後對篆書之鍾愛。二十年來寫書法變成我生活的一部分,就像每天衣食作息,這生涯一晃便磨掉了幾許青春、玩樂、甚至愛情等等,為刻苦鑽研而忘我,為寫到痴呆而自樂。
        中國書法本來不是今人之謂藝術,它只是文化生活之工具,我寫書法便以研究文學的心態,見識書海的博大精深,在不同的人生階段,逐步領悟這廣闊的歷史長河,最終仍以精神修行為目的。不過,每次回首曾走過的路,都令自己更嚴格地審視自己,前路就變得戰戰兢兢。因此,若人問我學書法,我怎不百感交集!我實在不能想像對學書的人說,你能預備付出多少刻苦的代價?也許,學書法真的要那麼嚴肅不苟嗎?隨意閒聊作消遣也行吧!請恕我固執,要娛樂有數不清的好玩事物,何必「玩」書法。
        時下所見,學書者眾,比賽展覽等真也熱鬧,其實,我的確希望書法這門學問有更多朋友肯努力以赴,把它發揚光大。不過,提高水平仍是首要的目標,以真誠慎行,更不能濫於浮誇。昨日參觀民政總署展廳之全澳書畫聯展,當中一副篆書對聯之上聯:「對華深有意」竟是反轉了的摹寫,我仔細察看,還以為是裝裱手誤。可見書者對篆字根本不識,又糊塗臨寫;然而最令人費解的是:堂堂顯赫之藝術評判諸君,竟然沒有鑒認出來?十多年前我曾買得一冊《吳讓之書庾信詩》,由上海書店影印出版,研習之下,發現當中一頁「動華」兩字是反轉了印刷的,印刷工人或不識篆書,膠片放錯之誤,但編者應難辭其咎了。我們學書法,真的怎能不戰戰兢兢啊!
2006/1/5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