郭天朗 7歲 七彩陀螺 (黑/螢光纖維筆)
最近跟一些老師交流,有老師抱怨孩子頑皮,上課不守秩序等等。我想,其實換一個角度,我會自問是個有魅力的老師嗎?我受學生歡迎嗎?如果老師不嘗試站到孩子的角度去觀察和感受,當然也難與孩子分享學習的苦樂,那教學就失敗了。做老師與做演員一樣,首先準備功夫要十足,授課演出要投入、有吸引力,學生可能會不願下課哩。
孩子的藝術教學,更應是“玩”出來的。其實數學、科學也是從“玩”去發展智能;從“玩”去產生創意。多帶引孩子們去玩,學習就事半功倍。去年我在日本有馬縣,見街上售賣許多大小木陀螺,這是我童年時的小玩具,可惜當年是窮得連這點小玩具也沒有。上月我逛美藝材料店,看到有白木製的陀螺,立刻買數十個回來,決定和孩子們玩一張圖畫。
用一只約10厘米直徑的碟子,給孩子們在畫紙上印出許多圓形,中央的一個內面畫出層次分明的圈子,並寫出像標靶的分數,這是留作玩陀螺用的。至於其他的圓形,可自由設計出喜歡的圖案,用螢光色筆增加色彩。接著,孩子可得到一個木陀螺,繼續用螢光色筆在它面上設計圖案。完成後就可以玩了,真的既興奮又熱鬧啊!
郭天朗的每個圓形不同設計很別緻,尤其欣賞當中一個帶眼鏡的笑臉更神氣。他的陀螺急速在紙上旋轉,出現驚喜的幻彩!有孩子回家做了光的七色實驗,這又是我喜出望外的伸延學習哩!
2015/4/30刊於澳門日報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