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頁

2015年4月2日 星期四

山之味



        在張家界旅行,所有的熱點路線上,你會驚訝於遊人的洶湧如潮,內地人沒有復活節假期,但亦佔上近半數,最強勢的一群就是韓國人,港澳人只是少數。在索溪峪的主入口處,大清早的進場情況絕不遜於香港迪士尼之熱鬧,而無論天子山、黃龍洞、袁家界、楊家界,乃至十里畫廊與金鞭溪,遊人與轎子往來摩肩接踵,跟香港的銅鑼灣或女人街幾乎無兩,這樣子遊山,任是天下奇雄峻嶺勝景,興緻都怕要先打個折扣了。
在我確信人間無靜土,旅程即將告終,而我亦已腿痠骨痛意志低弱的時候,我們踏上了鷂子寨這個最後的山之旅。鷂子寨早於八十年代初已是旅遊勝地,其後封山以修復自然風貌歷時十餘年,而它周邊的張家界景區,才逐漸開發。最近,鷂子寨再次對外開放,據說,曾經上過去的當地導遊亦寥寥無幾,我有幸隨同一位熱愛行山的領隊,探訪了這個武陵源中核心景區最大的深幽勝地,而由於事先張揚了行程長約四個小時,且越走越高,團中一半人即打了退堂鼓,於是,上山的這一眾乃得以自命精英了。

穿過鷂子寨的門樓,破爛模樣有如剛拍完一場武打片,令人怪異!然而向前進發的路卻是平緩好走,在翠綠濃密的樹林間飽含著早晨微涼的空氣,我們興奮地猛作深呼吸,享受這最豪的天然「氧吧」!隨著逐漸遠離山下的人聲,輕輕的蟲鳴鳥語,便奏起久違了的天籟。本來我疼痛的雙膝在這數天行山旅程中已被折騰不堪了,進鷂子寨時心忖只能走一小段,不能支持便回頭去。這時候,腳下踏踩枯枝落葉,拍和緊緊的步子,遍地蘭草悠然浸沐於溫柔灑落的晨光裡,我仰望要高攀的山林,一股充沛的力量勇氣,朝著隱在蔥綠裡的石階深處,懷滿朝聖的心,接受一次清靈的洗禮。
登臨寨頂,可以環顧這多日來看過的群山,就像古人畫冊連篇展佈,令人肅穆沉思。萬丈峽谷下有淙淙水音吟誦,千仞山壑裡有崖燕穿梭亂舞,俯瞰絕底窮鬱,悸動心弦,令人有一躍而銷魂之衝動!若以此處為人間蒸發之所,該算理想吧。隱秘山岩下,我認識了一位來自天津的畫家,獨看山而不孤,幕天席地默默在此畫了半個月的畫,彼此乃一見如故,便信是山的緣份了。

            鷂子寨,這活的畫圖,但願我能對話能歌頌能記憶,請保有你的寧靜深藏,有一天我必再來。

刊於【澳門日報】29/4/2006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