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頁

2014年6月8日 星期日

高雄逸記

謹以此篇文字送給我在高雄的好朋友們

前言

村上春樹的《遠方的鼓聲》,讓我最記得的兩句說話:「因為要寫作,所以去旅行;因為旅行,所以寫作。」
        我是個繪畫的人,卻少有在旅途上寫生的習慣。我喜歡在旅途上思想,然後記憶一些題材,最後回家創作。反芻思維再尋覓即興的方式,有時總會流失了稍縱即逝的影像與激情,閃光跑了,情懷褪去,剩餘一片空白。直至數年前,開始有了生活式的旅程,才有寫生的創作。
        近半年,我又走在一個情緒岔口,或一個邊緣線上。別說創作,連生活都開始變得混沌,思路阻塞,方向迷茫。前路如泥沼,有點越陷越深的感覺,怎樣爬出來?其實那只是一些想法。我跟自己說,可以改變方向去想。這根本不是泥沼浮砂,是個迷宮迷宮一定有出口,耐心的走,相信總會找到出口。慢慢的找吧,我的時間多著……五月,我在高雄!

生活不一定要創作,無所事事的過日子也是可以的;對活得很累的人來說,放空是應份的。出去走一走,熱烘烘的高雄,她的烈日把我晒黑,汗流浹背沒目的遊走,那只是個小迷宮,相信我一定不會就此消失。
            

隱於市

在高雄三民區大福街的住房,是台灣好友給我找的,難得肯讓我租住只一個月,真感謝友人的幫忙。兩睡房一廳子,廚浴與小小的衣陽台,總的很是寬敞。能有個安身之家,租金只約港澳的三分一,能不滿意嗎。
我是個戀家的動物,對所住的地方,一定要弄得有屬於自己的氣味,才住得安樂,無論會住多久,或是否喜歡這地方,都會如是。對於這所房子,我當然只是過客,但從一開始也要打掃得乾乾淨淨。原因一是潔癖,非得自己一手清潔才能安心;其次是對屋主的一份致意吧!
這房子僅有廳子的窗是可以完全敞開,因為其他的窗子都裝了防蚊網。每日打開窗子,仰望半幕天光雲影,朝陽晚霞,就算俯視樓下平凡的高矮屋宇,漸漸也看出感覺來。前面一帶是較早期的樓房,只三數層高,稍遠就是超過十多層的新廈,成排羅列如屏風。城市的發展,就是如此。
家居的生活作息如常,有時我會反問自己何以要來此?但讓自己換個地點換個方式換個心情去生活,才可體驗得真實些吧。這房子本是很寧靜,尤其在星期天。平日少有鄰舍的家居聲響,只有鳥兒的啼叫,時遠時近,近的就在我窗子上,把我嚇一驚!及至三更半夜,鳥兒仍斷斷續續的啁啾。當然,這裡白天有許多的聲音,是令我很不習慣的。除了樓下幼稚園上課的聲浪,還有台灣特有的各種廣告宣傳播音,晚上時有的煙火響爆聲,但最令我緊張留心的莫如黃昏垃圾車的音樂聲!
我住的這幢大廈,樓高八層,我正是在頂樓。好處是居高臨下,缺點是日晒屋頂讓房子悶熱。而可喜的是樓下隔鄰有超級市場,一切食物用品俱全,想是朋友為我貼心的好選擇,住上這裡,很感恩!
 

垃圾車

        垃圾車的音樂是兩段簡單的如音樂盒的叮咚聲,有點熟悉而一時想不起來自哪曲譜。下午五時半開始我聽著它由遠而近。它會在每個街口停一停,街坊居民就等候著,車子一到,把手中垃圾袋子往車尾內的捲軸一拋,而廚餘就倒在車上特定的槽裡。如果想早一點或遲了的,人們是可以向前或向後去追蹤垃圾車,有人便是騎著單車去三兩條街外追車子。
我有個疑問,那些黃昏仍未下班的家庭,或這時段有約會的人便不能及時倒垃圾;還有,星期日它是休息的,家中有太多垃圾就麻煩了,尤其天氣熱要發臭啦!所以,我在星期六倒過垃圾之後就盡量不再製造會腐壞的垃圾,要烹煮的東西最好是不會有殘餘物。幸好我的垃圾真是好少,三天積下來的還只是一小包,但仍是很不習慣家中存著垃圾。
        這段日子的生活中,我比從前更重視環保,廚餘當然沒有,一切的物質都精打細算的處理。雖然如此,但台灣的超市十分濫用發泡膠容器,這些「白色恐怖」物料,很容易就積儲成堆。因此購物時的另一考慮就是它的包裝,盡量選擇至簡單的。
高雄的垃圾是運集去邊緣地區焚化,排煙讓海風吹散,畢竟仍是毒氣,環境始終都是被污染。要環保做得好,代價真的不少,主要還是人們對生活要有無私的態度和堅持。我想,除了政策難以推行之外,港澳人的確永遠也學不到台灣人的這椿事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綠瑰寶
        由住所步行至附近的公園,原來只不過三分鐘而已。一大片的園區,接近樓房的兩邊都種了成行的高樹,靠馬路的一邊闢有球場,另一邊是室內泳池。公園中央窪地成池塘,種滿睡蓮,游魚任人垂釣,這是令我感到奇異的。時有白鷺停息覓食,一派悠閒,在這城區的公園中可謂是至美的一處。
我經常早午或黃昏都來散步。有時雖然午後烈日當空,但站到樹蔭之下,微風輕送。鳳凰木的簇簇紅花和阿勃勒的垂串黃花,在藍天白雲下,襯著大小綠葉子,大自然最美的原色都聚在眼前,畫意已不需任何描繪了。個人隱居式的生活,若在屋子一整天的看書或寫字,頗是疲累,黃昏便往公園走走,是為最佳的調適。當夕照霞彩,與附近的樓房倒影在片片池水中,和諧舒暢。有一次雨後,景致更令我驚喜。一棵矮小的桑樹,掛滿紅的紫的桑葚兒,人們經過看到,也沒多理會。我不會採摘,欣賞便歡喜了。我想,若在港澳地,這小樹早就會屍骨不存了!漫步間,給雨水淋浴過的草地,泥濘一點,我踏在碎石小徑上,發上「沙沙」聲響。忽然發現旁邊小草堆裡有一頂傘子般的磨菇!恰似一個小餐碟子那麼大,柄子細長長的;驚訝未完,又有另一堆磨菇,可能未開的,像大鵝蛋般,太有趣了。看著黃昏的天空黯淡下來,微紅的雲朵給夜色染上,馬路外的店子亮起霓虹燈,只有放狗的人們仍不願回家。這個時刻,是我對高雄最欣賞的剎那了!
              
台灣好友楷琪小姐,給我介紹了一處更大的公園,就是衛武營公園。這原是高雄一個舊軍營,面積超大。現在闢為公園,更打造了一個藝術文化中心。刻正有一個偌大宏偉的演藝會場正在興建中。然而公園內有望不盡的片片綠茵,大榕樹成叢成叢地連在一起,在草地間一派深沈堅穩的盤坐著,濃蔭呵護著無數珍貴鳥類和昆蟲,真是城市的綠色瑰寶。我們爬上高高的瞭望台,極目遠眺,城市樓房尚遠,烈日之下仍有涼風習習。走近池塘,是無修飾堆砌的自然水池,幾只野鴨閒游,一隻狗子跑進水裡涼快涼快,寫意得令人妒忌啊!據說市民喜歡黃昏才來這兒散步做運動,十分熱鬧的。此刻暑熱迫人,只有我這傻瓜來遊吧!
我羨慕高雄人,那些地產商賈霸權沒侵害這裡。希望有遠見的城市發展策劃者,能繼續好好保護這個福地。

公車教育

        從來無冒險精神的我,看好了地圖,算好了公車的站點,我第一次獨自出外乘車去。朋友告訴我,高雄人都是自己駕車,摩托車或腳踏車,沒人靠十一號車(雙腳)走的。我想,這不是極大的城市,走點路乘公車還可以吧。住所樓下有公車站,早上十時許,街上仍是寂靜的,站上更無一人。想:到底會有車子來的嗎?果然準時,我登上車子還不懂刷卡,司機怪異的看著我,真尷尬,其實和港澳一樣嘛!
        車子上的空調好涼快,只數個乘客。我慢慢瀏覽街景,看著報站指示,查察地圖,核對路牌……嗯,這是很有趣的功夫!台灣公車,感覺似在日本,但比較鬆動,不擠。司機駕車不快,我想這就是他們準時的原因,一切都計算好了。每停站上落,司機都一定禮貌的說「謝謝!」「車子開動了,請坐好。」「到站了,小心下車。」而乘客上下車都會向司機回說謝謝,老人家或學生們都如是。當然,讓座就是必然的動作了,也沒有人會大聲談話。因此,我非常喜歡乘公車,感受這種和諧平靜的城市生活。下車了,我也說一句:「謝謝!」
        乘公車到了高雄火車站,就轉乘捷運。接下來的情況就熟悉如香港或日本的地鐵。高雄的捷運比香港簡易得多,就只橫豎兩線,中間一個交錯點可轉線。我第一次在這個轉車點「美麗島」站參觀,好漂亮的穹頂大廳,真是可以登上世界特色榜哩。很多遊客在此拍照欣賞,有少量座椅供人閒坐。一切都安靜的,沒有鬧嚷嚷的情況。
        我想,港澳與大陸地方何時才會出現這樣的公民教育呢?而來到這裡的遊客,能接受薰陶而尊重別人,這又是難得的事。 

避暑天堂
   
        查看地圖上標示誠品書店的確有許多間,但以我這個容易迷途的人,找到在捷運站上商場的誠品就是最佳選擇。炎炎夏日,這是非常理想的避暑勝地。
        在捷運紅線上的三多商圈站商場十七樓,和橘線上的文化中心站商場十樓,就是我多次流連的誠品書店,而後者是我較喜歡的,因為附設的音樂光碟很豐富;除了書籍,還有電影光碟,都讓我忍不住要破財啦!
這次來台,對買書真的很嚴厲自制。由於我有的是時間,所以很多書可以慢慢看,慢慢衡量,左稱右秤,回去再想清楚才買還不遲!然而最終仍是書本們的莫大吸引力,讓我不能釋手地投降!
這兒的誠品當然不及台北的大,但新上架的書大底相若,有優惠價的亦相同。有書的地方就是天堂,寧靜的空間令人快樂,尋得好書又感動,往往不知時光過,幸好我全無限制,直至疲累極了才看看手錶,經已過去大半天。作為每次讓自己有一點滿足回報,就只買一二本吧。
離開書店層,遊逛一下百貨商場,卻沒甚麼能吸引我,唯一的就是底層的雜品商場,內有麵包店,咖啡廳等。我會買杯綠茶拿鐵,選一個特色麵包,坐到一角去靜靜享受,讀一會書,或看看周圍各色人物。好一個暑熱午後的涼快光景,原來自己長久沒有這樣的生活過了!
所以,我必須決定,自己往後每隔一段日子,都要離開原有的作息空間,來這裡隱居一下。
   
看電視
   
        沒有電視的生活會好一點嗎?
        入住到這房子時,電視的訊號是中斷的,我說沒關係,我可以不看電視。但朋友一直堅持要找師傅給我弄好,她說,看看新聞天氣也好嘛!
        這天早上八時許,我的一杯紅茶在靜靜的桌上,茶湯忽然微微顫蕩起來,我仰望天花板上的吊燈,串串的玻璃球明顯的晃動搖擺著,我感受到坐著的沙發椅有一種隱隱的脈衝……啊!是地震了,維時約三十秒。即時想到的是還會繼續有餘震嗎?或再嚴重的?周遭寂靜無聲。我想,自己身處八樓高廈上,情況變壞也懶得逃避,接受命運坐以待斃。對生存,我的最後感言是:我很夠了,滿足了,厭倦了,隨天意去吧。
        當一切沒有預期繼續發生,我姑且扭開電視瞭解一下,震源是在台灣東部以外的深海,幸好沒特別災情發生,感謝天公。
        話說台灣電視,我單說新聞節目,打開畫面就讓人煩厭。除主持人高音頻而急速的呱啦呱啦猛講之外,旁邊分割的畫面也有幾瓣,又橫又豎的文字不停走動,大斗字是正在報導的;小的字是即將報導的;再下一則消息,尚有天氣、星座運程……那麼多的雜碎塞得滿滿。最劣的更是將若干認為是重點的片段不斷重複閃動,簡直是轟炸式的播送,讓人眼目疲勞吃不消,其素質類似八卦雜誌,甚至令人反感。香港的電視新聞節目,亦有分割在畫面邊緣小部份的頭條、天氣和財經,但都很有節制,絕不令視覺造成滋擾。也看過世界其他地方的新聞節目,無論懂不懂他們的語言文字,單看畫面大都很嚴謹正常的。我想,過猶不及,適得其反,台灣的電視新聞製作正是如此。
        沒有電視的生活會好一點嗎?只是鴕鳥吧。
當以為扭開電視看一點新聞,竟是北捷的砍殺事件,讓人幾天都心緒不安。我們人類是出了好大的問題,瘋心狂,喪理性,比野獸更可怕萬千倍。想是末日之將至矣!

山之行

【一】柴山

        台灣的好友們,對我獨自隱居一個月都覺奇怪和擔心吧。所以不時給我電話問候,更約我吃飯,載我駕車遊等等,十分感激。
有一個週末,李登元先生領我行柴山。他說,高雄的這個山,北面曰柴山,南面曰壽山。
我們的車子停在鼓山區,步經龍泉寺,開始沿石級登山。走入濃蔭密集的樹林,一路的木棧道,斜級有長有短,有平緩亦有陡直,但都十分好行。炎炎午後,稍登步道已揮汗如雨,幸好深樹清幽,鳥啼猴躍,山中路上,行人絡繹不絕。先生說,他已半年沒行山了;而我亦自去年末的塔斯曼尼亞行山後亦忙得沒空,真怕沒氣力啊!差不多一個小時,上至山頂休息的「雅座」,我氣喘不已,而先生仍氣定神閒,吾差矣!坐下,此處金風送爽,遠眺海面三兩貨輪浮泛於粼粼渺渺波光中,輕淡迷濛。日仍高,距夕陽西下仍遠。「雅座」一邊,有茶水分享,這是一班有心市民自發的善行。熱心的行山客,每次背負幾公升的水登山,儲集於此供行山客上來飲用。先生用他帶來的杯子給我盛了一杯,奉在手中,倍覺珍惜,飲來微溫的茶湯,令人感動!
先生說:這座山原是軍事禁區,一九八九年才開放,闢建棧道,供人登覽。我說:你們高雄人有這麼一座好山,真是幸福喔! 


【二】霧台神山


楷琪小姐幾天前就約定了要帶我去霧台這個地方,那是在屏東的山區,是台灣原住民魯凱族的聚居處。我非常期待這次的行程。
車子走上高速公路,到郊區,人的精神也清醒!這天黎明前的傾盆大雨,洗去多天來的悶熱,而此際出發已停雨,多雲,但頗舒服,運氣真不錯哩。
進入魯凱族的神山地區須要登記入山。車子緩緩而上,幾片雲霧漫繞遠山,樹色蒼翠,更感霧台之名的詩意了。我們停在一處被重點推介的民宿小吃店,要吃的是神山的「愛玉」。這是類似涼粉果凍的東西,它是一種植物,用礦泉水揉搓出它的膠質,凝結成透明無味的果凍物。冷凍後,加入果汁或煮甜了的小米豆類等,很好吃。我想,天然健康的東西就是最好。有一群來自屏東科技大學的學生,結隊騎著摩托車特地遠道而來只為吃「愛玉」!青春是無敵。與大伙兒談了一會,很開心。
繼續車程,楷琪小姐說要去神山的山區小學。車子駛了好遠的路,經過兩處如絲帶般美的瀑布,最後卻到了一處崩塌的路段,實在不宜再去了。掉頭之後,發現原來剛才經過了小學還不知道!這小學旁邊就是魯凱族的博物館。小學校園也很大,校舍前的運動場,有標準的六線跑道,當我腳踏在這紅色跑道上,也興起一陣童心,躍躍欲試哩。回到馬路邊,有些小吃檔,是原住民的石板烤肉,還有一種叫「吉拿當」,是用葉子包裹成長條形的糉子,內有豬肉和一種叫紅藜的植物籽,讓我們記起來時路經這裡的天主堂,村子裡的婆婆正攤晒那一堆紅色的花籽樣的東西,正是這紅藜。我們買了一條「吉拿當」、一些烤肉、香腸,坐下來嘗嘗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旁邊一位大媽在吃午飯,我們就聊起來。她們族人的婦女,喜歡用一些花草葉子排覆在額頭前,像留海似的,然後用蓋頭縛好,很是特別。大媽很好笑容,大家談得很開心。她說很不喜歡平地人帶狗隻上山來,影響這裡的環境,對平地人不重視環保,沒責任感很有不滿。我說:山中很寧靜和諧,在此生活會很開心。她說:人人都有開心和不開心,只要自己想些開心的就會開心了,哪兒都一樣!她這話說進我心坎裡,真是山中有高人。我會好好琢磨,有時自己明白的道理卻弄得太複雜化了。
坐在他們的黑石板椅子上,忽然覺得輕鬆了許多。我問她可否與我拍一張照片?她說可以,不過要我記得寄回一張給她。她說很多人答應與她拍照後會寄回但都是沒有的!我說我回香港後一定會守諾言。留下了地址,她的中文名字是杜秋妹。這短暫而親切的緣,令我難忘。

閒畫

海邊的枯樹
 
我與孩子真是那麼有緣分的嗎澳門的家樓下一整條街都是托兒所,來到高雄這小區裡暫住的房子,隔壁又是幼稚園,由早上做早操開始,老師的擴音器就是最吵的。
三隻老虎咚咚咚四隻老虎咚咚咚咚咚…」孩子們扯著嗓門跟老師齊齊大唱,敲擊著鑼鼓,在炎炎午後唱了近一個小時,我奇怪他們真好氣力喔!
一隻老虎咚咚咚兩隻老虎咚咚咚咚咚…」我打開帶來的水彩畫具,尋找出攝影機日前拍下的東港海邊風景:一棵枯樹、無際的海、雲壓水平線,輕輕白浪打上石灘,極平凡而恬靜……我在孩子們的吵聲中完成了這幅小品。是來台灣的第一幅畫。
畫,不管畫得如何,那毫不重要,原來我只是需要動手去畫,我的心似是打開了一個缺口,一個能將鬱悶傾瀉出去的缺口。不知道是否真的如此輕易就平服舒暢地吐一口氣?但我有心情應會好起來。

* 窗外
 
        習慣每天早上打開窗子的防蚊網,這樣才能直接看清楚天空。差不多天天都有藍天白雲,耀目的光影,令人目眩。難得一絲微風吹過,卻不肯進房子來。
在城市裡沒什麼畫興,但也讓自己練習一下吧。這天就把窗外的這片風景做了一幅速寫,抹點淡彩,繪成畫作又有它的獨特了。能把毫不起眼的東西描繪出味兒,那才是畫家的責任。

* 金鳳花
 
高雄初夏,無論公園裡或馬路旁,樹木茂盛。隨著早已黃花盛放的阿勃勒,鳳凰木開始綻開花蕾,爆出如火的艷色。是學生要結業的時候了,朋友們都如是說。我的公園漫步,亦增添無限色彩。
這天拾起一朵鳳凰木的落花,安靜細緻的描繪,讓她永恆定格在我的畫簿裡。

* 五彩粟米
 
        楷琪小姐清早給我訊息,說要給我一些粟米,是她媽媽鄉下種的。真太有心了。
黃白的、紫紅五彩的,我看著就高興。那種形態,純天然的,這是超市裡基因改造的粟米所不能比擬的。所以,外貌之美醜,終歸是取決於本性。
一枝小小的粟米,原來要花不少時間去畫。每一粒,每一色,好複雜啊!讓我畫得夠累的!然而,那種悄悄爬上心頭的快樂,是不可言喻的。

* 衛武營的綠蔭
 
        前面已描述了衛武營公園的樹色,也是我在高雄最愛的一處。我說:有樹,就教我開心了。老友小陳說:就算是枯樹也是好的!我們都笑起來。枯樹仍是樹,有時更美哩。
衛武營公園裡的一些步道,兩旁小樹不高,葉蔭拂面,猶如綠色的浸浴。斑駁的樹影,在晒得亮白的水泥地上繪出清涼的影子。步道向前漸遠,拐彎消失在無窮的翠色中。我就是只要這一幅畫面了。

* 鳳梨大哥
 
        李登元先生開的鳳梨酥店子在六合一路,名「本家先藏」,凡吃過他的鳳梨酥都知道是與別不同,因為它的純鳳梨果蓉,保留天然的酸甜香味;而酥皮的奶油更是濃而不膩,教人噉之難忘。通常我每次必定連吃兩塊才算止饞!
        臨別高雄,想起要送一點小禮物給先生,我沒有任何珍奇寶物可以奉上,只能畫了一幅小小繪本,鑲好框子給他放在店裡,以博一燦吧!
   

看書日子

生活在高雄的這個月,買了一些書,也看罷了幾本。能這樣悠閒的享受讀書之樂,真的心滿意足。
讀了的書,很有感動,總希望與人分享。未來將寫一些推介的文字。
對一些值得讓孩子們分享的,我會給他們導讀。除了認識該位作家,讀了他的作品,引發思考,寫作和繪畫的創意,裨益良多。
此外,讀了這些書,也讓自己豐富了思維,從而深受啟發,把自己閉塞的心靈重新打開。因為有這些作家做我的明燈,我應有信心知道如何走向前路。

尾聲
  

這段日子不快也不慢,因為生活平靜,沒有要催趕的事物,一切都正常的度過。
細意執拾好行李和這所房子的東西,還原它廿多天前我踏進來時的模樣。當然,它已是被清理得乾淨整齊,這是我留給屋主的好印象吧。
窗外那片看了廿多日的天空,此際依舊藍天艷陽,潔白的鱗雲,美美的與我道別。我不知道何時再來,不要預計太多,萬事隨緣好了。
沒有不捨,也沒有渴望回家。是年紀大了較不易動情嗎?
其實,我的胸口一直都似埋藏著隱隱的痛,是輕微地。我只能感覺到它是一個極深層處的咆哮,是一個不忍心爆發的死火山……


2014/6/8完稿

3 則留言:

  1. 很多時候,我都發現,自己單薄的身軀與腦袋,已不能乘載那太濃的情!

    回覆刪除
  2. 意想不到竟差不多十年才讀到一直沒看的留言!無論如何,送上這太遲來的,歉意的祝福,願平安!

    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