把小魚放回湖裡 袁子晴 中二
澳洲有許多河流和湖區都有一個明文的規定:凡是釣上來的魚不達到一定的長度,便要放回河流,以防所有未成熟的魚被捕光而不能繁殖後代,導致瀕臨絕種。凡不遵守規定的就要賠償。雖然是一個小動作,但我認為這是對保護地球踏出的一大步。
隨著人口不隨上升,糧食的需求日益增加,因此「珍惜食物」已成為全球的一個重要的話題。把小魚放回湖裡為的不只自己,而是希望其他人也有足夠的糧食。儘管自己失去了一條魚,卻帶給他人更多。在這個社會,我們需學習的,正就是他們不計較自己的得失,更要為別人著想的那種精神嗎?其實可以奉獻是我們的一種福氣,把自己少許的零錢給有需要的人就是一個非常貼切的例子。可能每人奉獻幾塊,經過日積月累,就會有幾千,甚至幾萬塊;相等於把小魚放回湖裡,每人放下一條魚,最後可能就會有千萬條魚繼續繁殖。以少變成多,就是這樣的原理。
對於一些自私自利,把別人的利益拋諸腦後,這種人真的十分可恥。我認為令他們學習與人分享的方法,就是我們以身作則,把不計自己利益的精神應用在生活中,人與人之間互相影響,世界才會更美好。
最後,我認為奉獻自己的能力,懷着幫助人態度而不計較回報。其實付出的得益,除了贏得別人的贊同和外,最大的受益者是自己,因為能付出的人代表自己是有能力的。希望我們滿足自己的同時,也明白和實行奉獻的行動,就像「把小魚放回湖裡」的精神。
評語:文理清晰詳細,很好!
留下路邊的蕃薯不要撿 張浩澄 中一
從前在台灣,在路的兩旁,有很多種蕃薯的農地。而每當收割蕃薯的時候,農夫們總是留下種在行人路旁邊的蕃薯不收割,為什麼他們要這樣做?原來,他們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讓飢餓的人能夠把蕃薯撿來吃。我覺得這些農夫這樣做可以幫助有需要的人,讓他們不用挨餓,值得我們讚揚。而我們也應多向他們學習,凡事不斤斤計較和與人分享的道理。
在日常生活中,當我們還有能力的時候,應多幫助別人。例如,有一次,當我在回家的途中,遇到了一個正在哭的小朋友,原來他迷了路,不懂得怎樣回家。幸好他的家在我家附近,所以我就送他回家,然後自己再回家。又有一次,我看見一位傷残人士正在上樓梯,我就上前去扶住他。這些都是我們可以幫助別人的事情。我認為幫助別人不需要有甚麼回報,因為施比受更有福。而且,有可能下一次當我遇到因難的時候,我都能得到別人的幫助。因為人本來就是需要互相依賴才能生存下去的!
在現今的社會,人們都是自私自利的,為了可以賺取更多的金錢,製造假的商品欺騙別人。而且凡事都斤斤計較,不肯與別人分享,這些人真是令人討厭。完全忘記了以往的人那份情義,像那些農夫一樣,把蕃薯留給飢餓的人的那份關心。在今天的社會,只要每個人對其他人多一點關懷,凡事不計較,留有餘地,那麼世界就會變得更美好。
評語:情理分明,通達流暢。
留幾枚柿子在樹上 黎彥宜 小二
韓國北部的鄉村,公路邊有很多柿子園,那裡還有一些小鳥在天上飛。那一年豐收的時候,農民們把柿子們全都摘了下來,就連半個柿子也沒有留下來。到了冬天的時候,下了一場大風雪,由於大風雪,小鳥們都飢餓凍死了。第二年,春天來到了,毛蟲把剛發芽的柿子苗都吃掉了。到了平常豐收的時候,農民們一個柿子也摘不到,為甚麼會這樣呢? 那就是因為豐收時,農民們沒有留下一些柿子,到了冬天的時候,小鳥們沒有東西吃,加上大風雪,小鳥們不能離開牠們的棲息地,所以都死了。小鳥死了之後,毛蟲把柿子幼苗都吃了,沒有小鳥吃掉毛蟲,那毛蟲就繼續吃幼苗。這樣子,農民們是收獲不到柿子的。農民們知道了這個原因後,每年豐收的時候,都留下了一些柿子。從此,再也沒有失收了。
我覺得事件中的人們的做法十分好,因為他們沒有過度破壞自然界。
平時的生活中,當我有能力的時候,我會想著去幫助別人。我坐巴士時,可以讓座,同學跌們時,我會扶起他……
我覺得助人後,是不求回報的。對於自私自利的人,我個人認為他們對社會上的其他人的態度很不好。因為他們令社會不和諧。
評語:描述清楚詳細,感想亦明確,很好。
把小魚放回湖裡 黃曉孜 小二
澳洲有許多河流和湖區,人們都去釣魚。他們釣的魚要一呎長才可以拿走,因為小的魚還未生小魚,人們都不可以釣的,要把小魚放回河裡。人們要遵守規則,如果他們不遵守規則,就要罰一千元。
我想他們做得很好,因為小小的魚都沒了,就很可憐,保護了環境大家都會很開心,那些人們真的很珍惜資源。
可以幫助人就要幫,因為幫人是好的,我想幫那些很窮的人,我想,如果他們釣的魚分一半給飢餓的人們,就更好了。
我和澳洲的總統說我的想法,總統說:「好!」總統送我給五百元,我很開心,因為我幫了人。
評語:結筆有趣,但未發揮得好。總統送你五百元,你應該將錢做些甚麼善行呢?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