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頁

2016年12月8日 星期四

魏凱敏的消失陋屋




魏凱敏    高中三   消失的陋屋  (布上油畫)
有説年紀大的人總是愛回顧舊時,但我會刻意或真的失憶,將煩憂的、不願記起的事物褪掉。我的澳門歳月,最寫意的仍是像個遊客一樣,拿著相機漫步大街小巷,入畫的鏡頭儲得滿滿。年月累積起來,早已迫爆了記憶體!
今天的澳門被咎病行路難,但於我仍是自得其樂,因為澳門是那麼小,很多地方都能安步當車。每天走走看看,這城市的劇變,膨脹的發展,人們接受生活永無休止的擁擠。然而,作為喜歡文藝的人,不同的感觸都是創作的來源。
在三巴門短窄的新勝街,馬路兩旁排列老舊的樓房,總覺得它們就似老人家們,默默佇立在停滯的時光裡,看著劃過眼前的大小車輛,無言地目送日子溜走。這幅極富破舊之美的樓房風景,給魏凱敏搬到畫布上再呈現,足令澳門人興慨歎之情。奪目的藍白帳篷被風撕扯出破爛的自然姿態;門牆經歷新舊髹色、斑駁剝落的交織,組合成豐富藝術韻味。凱敏的筆觸如斯柔和細緻,惟有屋頂上的落地生根,頑強生長的樣子讓她猶疑生澀起來。所以,活著的東西,實在寫之不易,而這正是永遠要學習的真諦。
近期路經此處,陋屋已消失。可幸往昔的面貌已定格在凱敏的作品上,成為永恆的風景了!
刊於2016/12/8澳門日報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