難得的機會讓幾個青少年聚合,辦了他們的首次油畫展,這當然先要特別感謝教青局的贊助支持。雖然初試啼聲,所展示的作品以寫實為主,顯示了他們都是從實物寫真扎根走來,每筆每色皆見功夫,很是難得!
七子,大男孩:蔡宇恆、黎俊溢、陳浩堯和麥景智;大女孩:魏凱敏、何在恬和梁皓茵。他們來自不同的學校,而相同的是由幼稚園或剛讀小學就來我的畫室。我們每個週末日都聚在一起玩繪畫,充滿歡樂與笑聲,多少趣味童真的作品,就畫滿了他們童年歲月。我有幸陪伴他們成長,更辦藝展讓他們留下美藝的回憶。然而,自從升上中學的這群少年人,正式進入藝術的門檻,就開始經歷磨鍊的吃苦階段了。一步一腳印,耐性加毅力,這七子,今天終於看到了果實!不過,這些果子或仍帶著一點青澀,但在陽光水土的滋潤下,成熟必然可待!
回想七子剛上初中學習素描時,在我嚴謹的要求下,一筆一線、透視光暗…真不容易,他們身邊不少同學會止步、放棄。雖是無奈,但循循善誘是我的責任,他們肯堅持的話便能更上一層樓,收穫又豈只是藝術呢!七子之中,蔡宇恆、黎俊溢和魏凱敏都是在素描方面完成較多畫作的,能在基本的石膏寫生上長時間下苦功,除讓他們的根基更扎實之外,其觀察力亦相對成熟。當然,每個同學有不同的個性與能力,在踏上色彩畫寫生時,各自的領悟和喜好開始表現在畫作上,我就要依其方向去瞭解和引導了。
陳浩堯對題材有自己的喜好,他的觀察力很敏銳,“歇息”的狗兒和海浪、“划船孩子”的襯衣與木船,其辨色與質感俱佳。
麥景智與梁皓茵現在剛讀完初三,他們的畫藝是前途無限的,我感受到他們內心有著一團火焰。兩人相同的,是用色夠膽量,繪寫的速度快。景智從苦瓜洋蔥的細寫,至“酒肉”的速寫,我知道他在變化中;又從“鄉下”的泥壁窄巷,到“秋色”的層次,景智需要的是再多一些時間,慢一點點,他會把節奏調得更美!皓茵在繪畫上的熱情是難能可貴,她“早餐”的麵包呼之欲出、“鯇魚頭”和“下環街一景”
的顏色觀察力,進步令我讚嘆!
欣賞魏凱敏和何在恬的作品,真的人如其畫,她們都是那麼優雅靜謐。我非常欣賞“寧靜午後”那種精緻的繪寫,凱敏真是表現細膩的高手了!在七子之中,也許以她最能走出自己的格調,如詩一般的美,令觀者難忘。在恬比較閒適,她繪畫時候冷靜的神情,輕鬆而自信,且看她
“凝望”中的貓,或可覺得有神似之處吧。
七子中的大哥是蔡宇恆和黎俊溢,他們都快是大學二年級生了,畫齡也是最久的。俊溢孩童時對繪畫的熱情隨著成長而轉向,他醉心讀歷史,但基於年幼時的培養訓練,看他滿有鄉情的“古厝”,我知道他若甚麼時候想再執筆,只要順心的一刻而已。很記得在寫實作品之後,我要他嘗試創作一個想像的作品,他就畫了“夢境”。他的童夢,很讓觀眾猜謎哩!相對於宇恆,他的扎根很實,繪寫也求細密。在另一方面他也很喜歡動漫,正因如此,當我要求他踏上創作較抽象意識的題材時,他就有湧泉般的靈感了!他的“無題”有躍動的心臟、“窗櫺”讓觀者透過有限的框框去看無限的宇宙…再看“網絡”便感到人仍是被操縱著的啊!
以上都是我以觀眾的角度欣賞七子作品的感受。看這七位青少年人各自演繹其油畫歷程的展出,那份盡心的熱情,我謹致以無限祝福!更期望喜愛藝術的各方朋友予以鼓勵和支持。
地點:塔石廣場 青少年展藝館
每日12時至20時 (星期一休館)
刊於2016/7/19澳門日報"文化視覺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