黎彥宜 小五年級
在我十歲生日的夜晚,我做了一個夢,夢中,日夕相對的哆啦A夢對我說:「再見了!我要離開了,我會慢慢地在你的人生中消失……」我在夢中驚醒,但慢慢遠去的哆啦A夢影像卻仍十分清晰。「為甚麼哆啦A夢要離開我?難道……哆啦A夢只跟十歲以下的小朋友玩?」這夢境,是否我逐漸長大將邁向人生新階段的暗示?
不久,電影《哆啦A夢伴我同行》推出,哆啦A夢要離開我們的消息成了新的焦點,作為一名忠實的多啦A夢迷,我當然有買票去看了。在電影播放的時候,我看得熱淚盈眶,眼淚珠兒不斷在我的眼眶裡打轉,難捨之情在心內蔓延,希望電影中的哆啦A夢最後還是會回來。
我發現,原來喜愛哆啦A夢的遠不止我一個,還有千千萬萬的小朋友都十分喜愛哆啦A夢,為甚麼呢?原來,哆啦A夢可以帶給我們安全感,孩子們總覺得有一個哆啦A夢可以幫助自己,是自己的守護神。就像我一樣,每當做錯了事情,我總會在想:「如果哆啦A夢可以把他的『時光機』借給我,讓時光可以倒流,給我重新再來的機會,那該多好啊!」如果有喜愛的食物,那麼,我就會想:「如果可以借哆啦A夢的『複製鏡』一用,那我就可以有吃不完的食物了!」當在遙遠的路途上,我常想:「若我有哆啦A夢的『隨意門』就不用走那麼遠的路了!」所以我一直十分希望擁有一個哆啦A夢作同伴,可以幫助我解決任何問題,陪伴我渡過困難和挑戰,守護我並給予我安全感。
隨著日漸長大,我發現在現實中,根本沒有可能有一隻這樣的機械貓。人生中要取得成功終究還是要靠自己堅持、奮鬥、爭取,而不是依靠別人。如果要像“大雄”般事事都依靠哆啦A夢,恐怕只會變得像他一般一事無成。就以現在的「港孩」和「直升機家長」為例,「港孩」自小就被「直升機家長」過份照護,「港孩」早已習慣父母的呵護和事事代勞,只要父母一放手讓他們獨自去闖,想必立即返回“BB”階段,甚麼事都做不成了。
我現在已經知道了人長大了不應再追求虛擬人物的道理,那麼是否代表著哆啦A夢會被我忘卻?我仔細想過,當我長大後,可能哆啦A夢在我心中的地位不再那麼重要,但是,哆啦A夢始終陪伴了我整整十年,是我童年時期最好的伙伴和最信任的朋友,隨著我的童年快將過去,這些年我和哆啦A夢的故事,將永遠永遠刻在我的心裡,成為不可磨滅的童年記憶。即使在二十年、三十年後,只要提起哆啦A夢,在我的心裡,還是會有暖暖的感覺。
2016/5/22刊於澳門日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