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頁

2014年10月31日 星期五

萬聖節的魔鬼魚

萬聖節有它的有趣故事,每年都說給孩子們聽,今年不說了,孩子們明天上課另有題目。而我從沒想過在萬聖夜我的晚餐是魔鬼魚!
這是我的漁民朋友在海上捕回來的。當我還在稻城旅行時,他傳訊息說要把它送給我,先給我冷藏著,等我回來取!
今晚魔鬼魚到手了,沒想到要自己親手宰割幸好這尾魔鬼魚只是小的,還不太難處理但過程中很有殺生的內疚感!下次,還是告訴朋友:不要再給我了!或是捕到的時候,放回海去,反正他說這魚賣不值錢!
 食譜上,魔鬼魚又稱浦魚,從前正式的魯菜山東)煮酸辣湯,就是要用此魚熬湯,因其膠質豐富。在海洋博物館裡看魔鬼魚,大大的真像遨翔的鷂子,多麼逍遙如今作為桌上菜餚,無論如何,我都會把它珍惜的弄個好菜式。

既然命中注定了,我用苦瓜作配合,加上靚豆豉,新薑——取其辛味清香,最後,做了這個豉汁苦瓜炆浦魚。味道如何?我給自己90分!非常好滋味,相信我對得住這尾魔鬼魚了。
感恩!

2014/10/30

2014年10月26日 星期日

梁卓熙的蕃茄寫生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梁卓熙  15  蕃茄寫生  (油畫棒)

      我很幸運的,這十多年來看著一些孩子們由幼兒階段一直走上小學乃至中學,我好比他們的父母,有更長時間的相處,這是學校的老師們所不能比擬的。而且,在漫長的時光裡,我們都有美藝包圍著。若說當中我曾有過的困難,就是與各位父母們都一樣的,面對孩子的少年成長期!不過,我較容易是因為能客觀看待,大小問題會在畫課中感覺出來。
每個幼兒都愛糊畫亂塗,這是天性。不過,稚子的筆跡,有時亦有故事。梁卓熙小時候畫過一幅汽車爆炸圖,強烈的圈線放肆地繞滿畫面,看來是很盡情的發洩。一般的老師可能不會接受這樣破壞力的圖畫,但我很喜歡,至今難忘。卓熙的整個小學階段,畫作都有自己的個性和色彩,他是快樂自由的。不過,當踏上中學,被規範了的寫實學習,的確考驗了他的耐性,有時甚至提不起勁。我也曾想過放手,讓野馬兒自由奔跑吧!可是他終於又繼續努力。我覺得他很喜歡談笑,於是我們在繪畫時多了朋友式的交談,讓他輕鬆一下,增加了解和鼓勵。
        這幅蕃茄寫生,我選擇了一個特別的排列角度,讓沈悶的實物構圖有了新意,除了加強吸引力,亦希望卓熙繪畫時多點樂趣。無論是否在藝術領域裡,只要肯付出多的堅持和專注,打好結實的基礎,卓熙將會是一個具創意的人才。

2014/10/16刊於澳門日報

魏凱敏的石膏鼻素描

 
魏凱敏  14  石膏鼻素描   (炭筆)

畫室中,習素描的這班少年人,女孩子是特別細心的。她們每課整整兩個多小時坐在石膏或實物面前,既安靜又專注地默默打著線條,全不受旁邊的男孩們竊竊私語或談笑的干擾,很令我佩服。不過她們極少發問,似乎沒有一點疑問似的。待到我發現錯處時,可嘆白白浪費時間了!有時,以為能完成上一兩幅素描,應有一定的認識吧,可是到了下一幅遇上相同的問題時,終究仍是未明白!只能怪自己教得不好了。所以,我常說:大家一齊努力吧。
魏凱敏由小女孩成長至今亭亭玉立,溫柔恬淡的樣子一點也沒變改。她的畫作細緻,有時也過於嚴謹了,不過幸好進度還不算太慢。她的石膏寫生很精緻,雖然這不是我的要求,但我仍願意給學生有自己的性格去學習,找出自己的方向。凱敏也是很少發問的女孩,不過她的每一幅畫作都比上一幅進步,證明了她是很努力的摸索和觀察,眼光也越來越磨練得準確了。我很相信在未來踏上色彩寫生的課題,她會學習得更好,

最近,對畫室同學們偶爾的高談闊論,凱敏會輕輕的轉頭一看,然後笑了,但她手中的畫筆從沒有鬆懈過……真的很欣賞這個女孩!

2014/10/23刊於澳門日報

2014年10月12日 星期日

陳浩堯的石虎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陳浩堯    14   石虎 油畫棒

指導學生繪寫實物,除了符合該實物的形狀透視比例,追求色光對比之外,要能表達實物的質感,才是真正完成。經歷這些基本功訓練,對藝術的觀察力和智慧的培養,將來要做創作,便無往而不利。
看著浩堯由小小的孩童到今天已比我高出一個頭的少年人,對他的瞭解是不言而喻的。除了繪畫,他更是我書法學生中很有表現的一位。雖然他不是挺用功, 但他是個發展平均的孩子。欣賞他的,尤其在關鍵時刻,他就會奮進起來的給你驚喜。所以,這也證明了他是個天資聰明的人。只盼望他逐漸成長,更懂得提高自我調控能力,必會有一番成就。
教浩堯繪畫,其實希望發掘他內在一些潛能,也有愉快的成功感。要他寫書法,是鍛鍊他的毅力,知道自己能克服困難。這些體驗,會不知不覺反射於他日常的學業之中:不會氣餒!
這幅「石虎」,物品雖只是低廉的工藝品,但卻是很好的模特兒,我總希望有學生能畫好它,讓它付予神采。浩堯做到了,雖然比例上仍有微小的缺點,但石頭的琢磨手感、冷光是給透露出來了。

        

2014年10月2日 星期四

黎俊溢的瓜菜寫生

黎俊溢  17        瓜菜寫生    (布上油畫)
執筆寫這篇文章之際,回顧了黎俊溢數年來的畫作,由實物、石膏的素描寫生開始,他每個星期日都在畫室默默磨練,他比別的同學奮進,能完成的基本素描也較多。雖然成績仍有缺點,當面臨色彩畫的寫生,就考驗了他先前在透視上的鍛鍊不足。然而色彩仍是他可以掌握得較好的,這也許受了整個童年的兒畫學習,更可能是天生的能力,畢竟他是個熱愛繪畫的孩子啊!
數月前,我讓俊溢嘗試布上油畫的學習。一方面因為他還有一年就要中學畢業了,另一方面畫室需要暫停,讓他學習的時日更見短促,使我不得不焦急起來。當繪畫的媒材一旦轉變,學生會感到既新奇亦困擾,最大的問題就是操控油彩。雖然兒畫的階段也有玩過,但那是自由塗鴉,快樂得很。而面對將眼前的實物逼真寫照,真不是容易開始的。不過,一切都是很好的經歷,習慣之後,樂趣就無窮了。
這幅瓜菜寫生,除了白菜葉子的亮點、細脈的分支,與南瓜囊層次鉤勒是經我指引,其他都是俊溢自己摸索。雞蛋的色彩最難,但他拿捏得算準確;南瓜很有甜的感覺;背景不平塗,這是我常強調有光和空氣流動。
對一個大孩子的第二幅油畫習作來說,我的要求也許太多。俊溢踏上高三學年了,我和他要把握時間,深切期望能有更大的進取。
2014/9/25刊於澳門日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