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頁

2019年4月8日 星期一

《愚人節比情人節更適合表白?》

《愚人節比情人節更適合表白?》  作者:黎彥宜   文/圖

    近日,在學校碰上了一道有趣的辯論題——“愚人節比情人節更適合表白?”
    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發現,愚人節,一個本應是整蠱身邊朋友的節日,在近年已成為了一個表白的日子。很多年輕男女藉着這個日子,以開玩笑的方式,向自己心儀的對象表露心跡,以避免被拒絕的尷尬,並試探對方的心意。那麼愚人節是否又真的比情人節,更為適合表白呢?
    如果只以女孩子重視的儀式感、浪漫程度來說的話,情人節表白絕對“完勝”愚人節。但是,愚人節表白是不是又別有一番趣味呢?試想一下,在愚人節,收到一大堆接踵而來的整蠱信息,當中摻雜了一條“我喜歡你”,被表白者的第一反應應該會感到很驚喜而又哭笑不得吧。如果表白成功,那麼對雙方而言,必定是一個很難忘、有趣的回憶。
    那麼當然有些人會覺得,在愚人節表白,是不夠誠意,把感情當兒戲吧。但是,若真是把感情當兒戲,為何不大面積捕撈,為何偏要選一個人來表白?又有人會說,這樣會讓對方感覺你不夠勇敢,是懦夫行為。如果真是這樣,那麼又為甚麼要表白呢,為何不繼續曖昧下去,等雙方自然而然地在一起呢?表白本來的意義,正是要給雙方感情一個明確的開始,要鼓起勇氣,跟對方說出一句“我喜歡你”,本身就要背負着巨大的壓力,這樣又怎能稱為懦夫行為呢?
    在經濟方面看來,選在愚人節表白的話,的確比在情人節少很多花費,不用請對方吃飯,不用約對方看電影,也不用買九十九朵玫瑰當眾向對方示愛;只需抓着適當時機,趁對方不覺時送上一句“我喜歡你”,更顯自然和驚喜。就算表白失敗,也沒有虧本。不過,如果表白成功的話,每年除了情人節外,日後就要多慶祝一個愚人節周年紀念日了。
    事實上,愚人節表白有着最大的優勢,就是失敗了也有下台階,即使被對方婉拒,只要說出一句“我在開玩笑,愚人節快樂”,也能避免雙方尷尬,繼續做好朋友。不過,如果對方真的不喜歡你,那麼無論你在哪個時機表白,都是沒有區別的。如果對方婉拒了你,卻仍讓你留在身邊當朋友,那絕不是因為你的時機選得好,只有兩個可能性:第一種可能,對方很善良,不想傷害你,想給你一個下台階;第二種可能,你是一個優秀的備胎或工具人,對方需要你對他的好,卻不需要你的人。
    “機場比婚禮殿堂見證了更多真摯的親吻,醫院的牆壁比教堂聆聽了更多真誠的禱告。”而在情人節,一個本該用來抒發自己真摯情感的節日,許多人卻在對自己身邊的伴侶說着虛偽的甜言蜜語;反觀在愚人節,本用來互相愚弄的日子,卻有人在對自己心儀已久的對象說着一直不敢說出口的真心話。這個世界就是這樣的吧,很多事情的初衷並不是你想的那樣,卻最終發展成了那樣的結果。
    
摘自<澳門日報2019/03/05》

原地打轉

《原地打轉》   作者:黃凱欣  文/圖 


    晨曦的陽光穿透了白紗簾,我半夢半醒地從床上慢慢爬起來。碗裡還有些吃剩的麥片,堆積如山的衣服散落在房間內。在清早草率梳洗時,鏡子內的我披頭散髮,疲倦的雙目周遭彷彿被雨水洗過的煙燻妝。不知何時開始,為了不辜負當初的選擇,以往的作息時間都變得亂七八糟。
    疲累和茫然交織於晝夜,偶爾在煩躁時更被人誤解。有時,在茫茫人海中,被人委屈往往會選擇沉默,皆因真正明白的人僅是寥寥無幾。有時,以為明天會更好,其實結果甚麼也沒改變。不管多麼疲憊不堪,時間也不會因而停下來。
    濛濛細雨籠罩着擁擠的城市,熙來攘往的行人不停地為生活而奔波,為理想而拼搏。我曾經有一個燦爛的夢想,那時候甚麼也不懂,仍然硬着頭皮勇往直前。可是長大以後,每當遇到少許麻煩,便在原點卻步不行。瞧見路上的行人都在為生活而努力,但是我好像在漫無目的地盲目行走。即使為自己定下各式各樣的目標,可如願實現的卻寥若晨星。雖說經過反省及檢討,卻仍未得出稱心的答案。也許,冷風雨過後沒有期待已久的彩虹,可畢竟曾經努力地付出,事隔幾年,經過生活的琢磨,相信早已不會因為當下的失敗而遺憾,反而因為那時的奮力而欣喜。
    前方的路雖則遙遠顛簸,但是有多少人能保持腳步方向依然?猶豫卻步,或許是明白到抉擇或失去的注定,一切都是命運在冥冥中安排。
    人生,就是一邊失去,一邊擁有;一邊選擇,一邊放棄。人生幾何,總會有些期待不能如願以償。現實,又是無奈。多少在乎,只感嘆與自己無緣。有些事,過去就過去了,終歸無法再繼續。與其無法改變,不如一笑置之,安然自若。
    
<摘自澳門日報2019/04/09>
黃凱欣的散文與插畫...... 令人讚賞!現讀高中二年級的她,文筆已可與一些專欄作者看平了。
寄語凱欣:人生就是個輪流轉的故事,願你在每個故事中體會,有得著,也必有進取。愛你,祝福你!
《原地打轉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