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頁

2017年7月28日 星期五

逐海而居



書名逐海而居
作者陳逸鋒、路家
出版:同趣文藝工作室
出版日期:20176

      今年,我的同趣文藝工作室也有幸出版了另一本新書 :<逐海而居>。本書亦於澳門書市嘉年華開幕日舉行發佈及講座。
      這是繼前年為我的漁民朋友陳明金的<澳門漁家這一代>後,他的兒子陳逸鋒與朋友合寫,一本澳門漁民口述實錄的書,讓澳門漁業歷史文化保留珍貴的檔案。

啟航有堅持
      這本以「逐海而居」為名的書,講述「漁」「船」「海」的故事,說的其實就是澳門的故事。
      細讀書中頁頁的真實記述,就仿佛跟著一隊隊漁船與漁民一起生活、出海。從遙遠古老的澳門小漁村,隨著波濤起伏的歷史蹤跡,不斷回顧遠方,又向前環看現今景況……惟是當今世情,好比大海的翻天湧浪,讓人更惶恐困惑。驚濤駭浪中,我不禁憂悒:逐海而居,未來還有可能嗎?
      近年在港澳兩地有不少有心人關注著「漁」「船」「海」的生存問題,就是因為看到這個整體的根將面臨式微、破壞以致消失,而能提供的出路卻備受經濟利益發展所桎梏及制肘。難道真會讓漁業繼承無人?漁船繼續遞減?海洋慘澹失守?這正是本書作者屢屢陳述、展示逐海而居者目睹和親身體驗的事證。
      無論對「漁」「船」「海」還可以維護多少,我們應以歷史為鑒。及早挽救,做好我們這一代應做和能做的責任,所以這一本書也就是給予這一代和未來世代重要啟迪。時代巨輪當然沒法抵擋,但可以盡力教育、宣傳、改善環境生態的持續工作;構建城市、人文、經濟可共同獲益的創意漁業。啟航有堅持,祝願「漁」「船」「海」將以新角色為澳門展開更美好的里程故事!
李哲雲 2017年新春序於澳門

2017年7月27日 星期四

十號山頭


書名:《十號山頭
作者:童建穎
出版:一書齋
出版日期:20176

這是一段真實的故事
      
      這是一段真實的故事,像一部泛黃的老舊電影,帶觀眾回到中國70年代江西偏遠的山村,由兩個下放知青的相識,從此展開了共赴患難的日子。當中陸續出現的人物和發生的事件,隨著那大洪流衝擊,由無選擇的服從至無所適從的漂泊,這群知青們奉獻了寶貴的三年青春,而所度過的日子,可能是他們人生十年濃縮起來的路。在數十年後的今天,作者童建穎下筆點滴累積,為這前塵夢魘以小說成書。這永難磨滅的烙印,就似險崖峻壁上的爆痕,交織在這個“十號山頭”,串連成一闋無名的血淚悲歌……年輕的生命,罅隙偷生中閃出青春火花,幾分無奈、吞咽苦痛、緘默絕情而熄滅;最惡劣的生活仍不及被批鬥的殘酷;縱有頑強的挺力,在死亡邊上總有差池,或瞬間崩潰終自我了斷……所有情節,都圍繞那條烏托邦一樣的鐵路,他們揮汗灑血,鮮活的生命得繼續掙扎。
      這是一段真實的故事,對我們活在當年動亂以外的人,乃至今天對此毫不理解的青少年人來說,要明白這個險惡的巨浪造成的旋渦,如何為成千上萬的知青剜割出纍纍的身心疤痕,作者在這本小說中紀實鋪陳,讓我們細讀、歎息。
      這是一段真實的故事,在那個動盪的歲月,只輕如一片落葉,但刻蝕在無數人心靈上的精神創傷,不論再過幾多年,仍是有著不能承受的沉重。文藝或可作為一種安慰劑,嘗試撫揉那難愈的傷口,亦如本書作者所希望的,是要記錄曾親歷的往事,為他們曾經歷過的整整一代人付出的青春,留給未來一代人的成長啟示與意義。
      “十號山頭”,史詩式的小說,其文字價值是珍貴的。

李哲雲2017年新春後序於澳門

旅途夢痕

  
  
很高興第三度為上海藝術家童建穎老師出版他的散文集 :

書名旅途夢痕
作者童建穎
出版:同趣文藝工作室
出版日期:20176

旅途夢痕   代序    

  2017伊始,建穎告訴我他將要出版兩本書:一本是小說,另一本是散文。散文就是本書“旅途夢痕”,是繼他前兩本作品 “邊緣信筆”及“畫案餘墨”,成就一系列式的著作。非常佩服建穎的奮進魄力,於一年多的時間內出版兩本書,對一個仍在不斷創作藝術和教學的人來說,實在難有與他比擬的了。

  月前,建穎要我給書名題字,十分高興,因為寫書法是我最喜歡的。可是,當他囑我寫序文,就真是惶恐啦!因為自己沒有撰序的本事。而刻下正在旅行途中,序文既要匆促交卷,也就以旅途之所想,寫藝術人之所感吧。

  熱愛文藝的人,天生就能把身邊掠過的景象過濾,吸取精華而成全自己獨有的創作,不論是攝影繪畫雕塑音樂文學,一切靈感都從生活中思想轉化而來。走過高山大海、沙漠叢林;經歷不同地域、文化風俗,各種與人共物衍生的故事,林林總總都在影響著我們。所以說人生就是旅途,每個人的旅途都不一樣,遭遇不同,夢想亦各異。

  旅途,因緣際會。有時踏上不是自己原本要去的路,錯誤迂迴曲折的浪費許多時日;或不能去那一直期待要去的地方,最終如夢一場。當有日到達目標,就如成功攀登頂峰;又或方才知道不外如是,然後明白平凡真諦。無論如何,我都覺得旅途就是要領略活著的意義,讓生命不白費。

建穎的旅途,屈曲的命運沒有改變他的志向。年輕歲月無選擇的由大都市下放到農村,因放牛看牛而畫牛;然後因築路而接觸木匠技工,到重新入學進修引發做木雕;及至來澳門五年的日子,終於讓他圓了木雕創作展的夢想!當然這接近大半生的旅途絕不易走,但建穎的藝術夢始終如一。

  欣賞建穎的藝術,佩服他的堅毅。他的文章實而無華,情摯深遠。作為同道中人,我特別錄下他書中這句說話來自勉:

      “願體力精力允許,一件件的做,因為有心,和血。”
 
李哲雲 2017夏於澳門

欣賞陳浩堯的書法

      介紹了陳浩堯的油畫《高中畢業的迷思》之後,亦應把他的書法作品介紹給大家分享。
      浩堯由小學三年級隨我繪畫,繼而也學習書法。他一直能堅持至現在高中畢業,對篆隸楷三種書體的重要經典名碑皆曾下了不少功夫,實在十分難得。習書法不同於繪畫,其需要花更多時間與 恆心毅力去磨練,浩堯的用功,換來了畢生受用的寳藏!

     今天他要升大學或暫且要擱筆了,但多年刻苦鍛練的功夫,基本扎得穩,將來可再重來發揮。我常說:"書法是修持,是一生一世的事!"相信浩堯不會放棄的。
 祀三公山集聯




    

陳浩堯 -- 高中畢業的迷思



陳浩堯  高中三(布上油畫)
 
      踏入2017年,身邊的大孩子中有兩位要準備考畢業試、各種升大學的考試⋯好繁忙緊張了。
看著他們,由兒童畫班的玩樂遊戲中逐漸成長;升上中學,帶領他們進入藝術之門逐步學習。能接受我嚴𧫴的要求,仍努力以赴,走到今天可以交出合格的作品,是令人欣慰的。而在他們即將要升讀大學離開我之前,我仍要盡最後的責任,引導他們體驗藝術的意念創作。

      他們在細致的實物描繪達到了肯定的功夫,之後更上一層樓就是要打破之前的純粹實物繪寫,學習表達自己的思想、感覺,以自由的方式,透過畫筆顏色去表達出來!

      兩年前曾經讓浩堯嘗試,但沒給予題材實物而創作,他會茫然,雖然我曾與他先談聊許多,但始終難以下筆。原因是大部分孩子在經歷實物繪寫訓練之後會忘掉了自己--就是兒童時代天馬行空的心思。成長令人複雜了,自我表達越顯得不容易,這就是下筆困難的原因。我給他們介紹現代、當代大師的作品,討論他們的創作方式⋯ 不過,就正如寫小說故事一樣,而繪畫更添上了謎語般的構圖!因此,有感而發是第一步。

      我搬了一大疊書不整理的放在浩堯畫架旁,讓他尋找靈感。書不是要寫實,而是作為引子。從真實的一些東西思考,踏出意念或抽象的概念,繪畫出自己的心聲故事。

      浩堯在繁重的溫修和考試中,抽空來畫室,坐在畫布前默默思索、點滴耕耘,我只在他背後支持,期待他將展現的故事!過程中我沒參與意見,結果,我欣賞到這幅畫作,我讀到浩堯心中的想法,非常感動!沒得他意見,我暫給畫作題命"高中畢業的迷思"。

      祝願浩堯:百尺竿頭更進一步!前程遠大!

2017年7月18日 星期二

暑假 小總結

黃凱欣   初中一  靜物寫生 ( 油畫棒 )

李卓恩   初中一  靜物寫生 ( 油畫棒 )

劉詠妍   高中一  布貓咪寫生 ( 油畫棒 )

劉家晴   高中二   夏日的瓜棚 ( 針筆 / 水彩 速寫 )


       暑假的畫室靜靜的,掛滿牆上的油畫已給學生取回家去收藏,畫得多好,也需向前邁進!

       這裡回顧一下一些孩子的努力成果,雖然曾以投稿方式給報章的學生園地發表,然而畢竟他們篇幅狹小,令畫作失色,加上時間脫節,讓人有退步感。須知,我們是不會停留的畫家啊!

       先介紹幾個作品,他們都很投入和努力,有畫得快的也有慢慢的,但只要不屈不撓為自己的理想完成,就是可貴的了!

       從畫面上的一筆一線、一塗一抹的手跡裡,觀眾會欣賞體會。

       祝福孩子們更上一層樓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