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頁

2017年5月23日 星期二

何在恬的金剛鸚鵡




何在恬  高中二  布上油畫
    何在恬的一碗大蝦烏冬,令粉絲專頁熱鬧起來,可見在Facebook上最佳的點擊題材非美食莫屬,就算談藝術亦然。這位女孩畫家,現正開筆另一個食物題材......觀眾要稍候一下了。
    在此,先介紹一幅她之前的一個作品----金剛鸚鵡。取材自我的攝影家朋友的照片,然而,對鸚鵡的極致描繪之後,我鼓勵她改變背景,加入自己的創意。
    終於,讓我無限驚喜的是一幅紅色幕幔的出現!它與鸚鵡的顏色對比構成繪畫的自然原色,悅目亮麗。而更重要的 ,是這隻原為站在樹林中的鸚鵡,在這幅畫中已搖身一變,成為會表演才藝的鸚鵡了!
    所以,畫家繪寫筆功技巧雖然重要,但能令作品表達心思想像、甚至有說故事的能力,那才是有生命的、可以不朽的作品啊。

2017/3

何在恬的大蝦烏冬


何在恬 高中二 布上油畫
    繪畫這一碗大蝦烏冬,雖然大女孩何在恬真是花了好幾個堂課,但她是畫得那麼細心入味,慢慢琢磨每條烏冬,還有那泛在湯上的幾點油光⋯ 嗯,越看越饞啊!
    把這個作品掛在牆上,能望梅止渴吧!
2017/5/7


2017年5月15日 星期一

鄧希洋的母親節卡




  鄧希洋  7歲

    今天母親節。我從網上學到一個母親節卡的製作,雖然複雜一點,但教孩子們做得很開心。我特別鼓勵孩子在卡內給媽媽寫“情信”!他們都很為自己親手做的卡感到驕傲。
    而我,特別看到希洋這位二年級的小男孩,他給媽媽寫的“情信”實在超感動,一定要讓大家分享!
    祝福天下母親都快樂!

2017/5/14

2017年5月10日 星期三

李卓謙的畫具寫生


李卓謙 14歲  畫具寫生(油畫棒) 

    他完成了的這張作品後,放在真實的畫具旁,我發現竟有亂真的錯覺!不能不稱讚啊。
    卓謙在繁多的課餘活動中仍堅持來畫室,想是對繪畫有著一份熱愛。雖然他作畫的時間很有限,一年中完成的作品很少,但他絕對的投入讓每個作品都不斷進步和細緻,這已令我十分欣賞了。
畫作刊載於2017/5/11澳門日報

2017年5月9日 星期二

齊玩叮噹球

    



    以包裝帶編織的球兒,裏面含個小響鈴,這是很可愛的環保手工玩具。我從旅遊時帶回來給孩子們,目的當然先用來玩繪畫了!

    畫這個球兒首先我得解讀這些彩帶子如何穿插。孩子們都很聰明,掌握我説的要㸃,竟亦畫得似模似樣。其實這並不容易,各位不妨試試哩。有趣的是:我規定要畫三個,每個孩子畫的第一個,無論大小都十分好;畫第二個稍遜了;至最後一個就更遜!想是開始時非常集中注意力,往後就越來越累了!這是我們應要特別留意孩子的學習能力與情況,教學相長哩。

    不過,完成球兒就可以選擇畫上自己喜歡的貓狗漫畫⋯大家都開心又爽快的完成,孩子們真棒啊!

2017/5/8

2017年5月2日 星期二

金門寫生2016

    日前在粉絲專頁上見到金門"依山行館"的好朋友貼了我送她的寫生小作,回憶起去年在金門的寫生假期,便將當時的畫作重看一遍,只覺時光飛快又一年... 金門的朋友們,我將再來,風光依舊吧......
    珠山的小魚塘應修護好了吧...
    古厝簷下華麗的畫飾仍悅目...
    "依山"堂前的芭蕉應又長高了...
    "候鳥"前面高高的木麻黃已給颱風摧折,但在我的畫中它是永恆的。
    菜地上的芋頭消失了,長成的玉蜀黍也收割了,留下我畫中的芋葉,彷彿仍在晚風中搖曳...
    "依山"的王先生:我再來的時候,定會記得給你送上建功嶼的速寫!期待著...










2017年5月1日 星期一

人群的壓力


    插圖 / 文  作者:何在恬   F.5

       網絡通信技術不斷進步,只需一機在手,基本上足不出戶就能得知天下事。如今網絡上經常出現一種現象:人們往往喜歡通過自己的認知來評論一件事的好壞,也喜歡以少數服從多數的方式來判別是非。其實在生活中,少數服從多數的例子很常見。例如:當你正坐在一個很多人、很嘈雜的酒樓裡吃飯,身邊的人包括正與你交談的友人,突然全都靜下來並站起來,相信你也會跟着他們靜下來。雖然感到莫名其妙,但隨後也會跟着站起來。因為只有你在說話和坐着,在場的人一定會轉過來看着你,這就是一種人群的壓力。

       我曾經參與過一個遊學團,上課時填了一份小問卷,隨後大家都要分享自己的看法。分享時大部分同學都把“我認為在學習中興趣是最重要的”放在第一位,而把“認識當地文化”放在最後。第一位同學在分享時,老師驚訝了一下,隨後幾個同學的看法都一樣,老師就隨便地帶過了。輪到我分享的時候,因為把“我認為在學習中興趣是最重要的”放在最後一位,引來老師和同學的奇異眼光。而我的第一位是“我認為投入課堂是最重要的”。我想,既然可以投入課堂,那一定是有興趣才投入,所以把其他選項都排了以後,剩下的那個選項就排在最後一位。那時候的我知道他們誤會了,但在老師加鹽加醋的反問下,我有點無奈地放棄解釋,也不想大家繼續把焦點放在我身上,只好尷尬地笑了笑帶過。

       經歷過那次尷尬的事情和類似的經歷後,我產生了一個疑問:只要答案與大多數人不一樣就會被標上“奇怪”的標籤嗎?這也是人群壓力的一種吧。我覺得自己經常異想天開,也常常想向別人解釋我與眾不同的想法,並希望得到他們的認同,結果我還是輸給人群的壓力,每次都以尷尬收場。

       我認為,每個人都應該像哥哥那首《我》中所說的:“我就是我/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”,每個人生來就不一樣,沒必要讓別人的眼光拘束了自己。“天空海闊/要做最堅強的泡沫”,生命就像泡沫一樣脆弱,但我們要堅強,積極面對人群的壓力,才能綻放出像煙火般獨一無二又絢麗多彩的一面。

轉載自澳門日報2017/4/27

麥景智的高腳屋速寫


麥景智  高一    斜陽下的高腳屋

教學生繪畫,難度最高的是線條速寫,我會把它放到最後階段。當他們能掌握好物像的形態,懂得畫面構圖取捨及調度,開始運用一枝油性繪圖筆,沒有打稿也無得改寫的限制下,落筆需要極大的信心。
把畫中的每一條線都能畫得流暢優美,簡明有致,不重複累贅,這是我對線條繪畫及速寫的基本要求。所以,真的太難了。因此,學生必須要經過長時間的練習,自己努力不懈,鍛鍊眼、心和手的功夫。景物千變萬化,而繪寫是瞬間完成,以心先畫就是最重要的第一步。
麥景智在油畫上的學習暫時停下來,試試這絕不輕鬆的“輕描淡寫”,或讓他有另一啟發。無論如何,我們嘗試一下吧。
速寫繪畫加上一點淡水彩,好處是可讓畫面增添亮麗感;缺點是若對水彩運用的功夫不足時易變為敗筆!大家繼續努力好了。


畫作刊於2017/4/27澳門日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