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何在恬 布上油畫 (2016)
文章作者:何在恬 (中五)
看到笑容往往能令人聯想起快樂的、開心的事,小孩子在他們開心的時候會哈哈大笑,就算看到一隻小狗在面前經過也樂得手舞足蹈。但隨着我們長大,經歷過的事情愈來愈多,還會為一隻飛過的小鳥而笑嗎?還會因為得到一支免費的筆而樂嗎?小時候會,現在也許不會了。這是因為我們都長大了,思想再也回不了小時候的純真,也變得不容易被滿足。
笑容對我來說除了是快樂的表現,還是一個成長的標誌。小時候不小心摔倒了,就坐在地上哇哇大哭,要爸爸媽媽安慰許久才停。現在摔倒了,立刻起來拍拍灰塵,尷尬地笑笑說“哎喲,糗死了”就算了。我有一個同學,小學的時候她經歷了第一次測驗不合格,傷心得趴在桌上哭了幾節課,害怕回家被爸媽罵。現在她就算考試不合格,也只是笑笑說“哎呀,又不小心失手了”。
這是為甚麼呢?是長大後的我們認為摔倒和不合格是一件開心的事嗎?在時間的洗禮中,在經歷了許多無論是好笑的、讓人害怕的、悲傷的事情後,回首看小時候的“大事”,已逐漸被不斷遇上的更大的事情替換下來,成了一件件芝麻綠豆般的小事。就像有些人,尤其是老人家,能夠帶着從容的笑容跟你輕鬆地談論世間萬物赤裸裸的真相,甚至談及生死的問題。他們笑是因為覺得這個話題很歡樂嗎?也許,是因為漫長的時間讓他們看透了、看淡了世事,領悟到人生苦短不如及時行樂的道理,一笑而過反而能讓心情輕鬆一點。
長大後,每個人的價值觀都會改變。從前覺得很重要的事情,因為有了新的目標追求,就逐漸變得不那麼重要了,情緒也不再被它所牽動。以前老師叫我們每天三餐要按時吃,不然會長不高,不聰明。但長大後可能因為要追求事業、學業,或是理想的身材,少吃一兩餐也沒甚麼所謂,可見有些時候我們是被迫長大的。而微笑,是對自己既輕鬆,讓人看到又有好印象的一種掩飾方法。笑着笑着就習慣了,看淡了事情,自己也成熟了。以後,我們會繼續經歷這個過程,把過去的眼淚,變成現在的笑容。
2017/2/2 刊於澳門日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