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頁

2016年9月22日 星期四

張正源的螢光霹靂舞


張正源  7  螢光霹靂舞  (油畫棒)

在臉書上讀到朋友的帖子:“光一陣,毒一世!說的是孩子們玩的螢光棒。它拆解了這些螢光棒的構造與原料,產生的化學作用,對人體和環境傷害嚴重。我立即分享訊息,更趕在中秋前告訴孩子們:從這個中秋開始,請大家拒絕螢光棒,為孩子健康,為自己的環境,為地球的未來。我呼籲孩子們一起做雙臂交叉的手勢:“拒絕螢光棒!其實,很多孩子都覺得玩燈籠有趣得多,但我又提醒大家勿玩煲蠟,小心火災。同時講述了關於我從前學校的一個學生,因中秋玩蠟燭而痛失家園的事件,以示警惕。
不玩螢光棒,但我們可以畫一幅很有螢光動感的圖畫吧!孩子們都會看過電視上的一些流行舞、街頭霹靂舞、Hip Hop等等,表演者手舞足蹈,姿勢奇巧。我們用黑色的畫紙,先以鉛筆輕輕鉤畫出有趣的舞蹈人形,鼓勵他們盡地繪畫四肢的動感,例如體操運動員、雜技高手…然後用油畫棒繪畫線條在人形身上。選取淺色和鮮艷的顏色,才能突顯螢光效果!教孩子自行在黑紙上試驗,學習觀察顏色的光感。
張正源是我剛認識的小朋友,他天真的笑臉,對繪畫充滿期待。看他完成的作品,人形動作可愛活現,彩色線條運用和背景襯托構圖,令人看得開心,精彩!

2016/9/22刊於澳門日報

2016年9月14日 星期三

呂俊霆的賞月去

呂俊霆  6  賞月去  (油畫棒 / 水彩)
又是中秋了,年年時節,題材盡管相同,但要令它每次有新鮮感,有不同的小技巧學習,就要特別動腦筋了。這次我找來了一幅在國內旅行時看到的雲石雕刻畫,原作共約十幅,都是用仿古白描的民間節日兒童歡樂圖像,我選了題名“月光光,照四方”的一幅中秋畫給孩子們欣賞。畫中有四個古代的小孩,他們姿態各異:有遙指月亮、仰望欣賞;有提著燈籠、手挽食籃,大家一臉笑容。於是,我建議請四位小朋友來表演,模仿畫中孩子的造型和神態,用手機拍下照片給他們看,哪個扮得最似呢?大家都笑呵呵!
其實,讓孩子玩這遊戲是最能加強觀察力,沒有道具更能引發想像,這就正如默劇大師的表演,隱形的環境與道具都由觀者在腦子裡呈現。在隨即展開的繪畫行動中,孩子們就輕而易舉的掌握了平時難繪畫的人物動態。更有趣的是我規定把古代孩子的髮型衣著都要改為現代式,便有了真實的親切感。當然,最後水彩的層次運用就需要老師示範指導,讓孩子們有驚喜的成功感。
呂俊霆畫裡的孩子們都描繪得非常仔細,動作傳神。他努力畫的多個煙花,在抹上黑色水彩就突顯出璀璨效果!我尤其欣賞他的欄杆畫得位置正確和恰到好處,而一筆就圈好的大圓月,真是不容易的啊!
2016/9/15刊於澳門日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