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頁

2015年11月27日 星期五

黃曉孜的跳飛機

黃曉孜  10    跳飛機  油粉彩

偶見一幅舊照片,拍攝的是粗糙水泥地上,好簡單的白漆畫成的跳飛機格子,這是在小城中普通的公園裡都會有的,雖則簡陋卻是至今仍有的遊戲。我問孩子們有玩過嗎?竟有三分一人沒玩過,而玩過的就是在學校的操場上。
我請孩子們設計一個好玩的跳飛機,在一幅較長的畫紙上,用白粉彩畫出來,並填上美麗的色彩。他們一邊畫,一邊用手指來來回回的點點點,模擬跳的方式;完成時又互相觀摩,考驗跳的難度,十分投入。所以,讓孩子去設計遊戲會比玩遊戲更有趣吧。
這個作品,我還加入了腳印的元素。在繪畫前,要孩子猜猜不同動物的腳印,還有我們不同鞋子的鞋印…大家除了熱烈猜測之餘,更多了不少知識:貓和狗腳印的分別;跑鞋與爬山鞋有哪些不同?課後,最特別又意料之外的,是家長們看了孩子的畫都鉤起了童心,唱起童年熟悉的跳飛機歌仔,大家你一句、我一句的把歌詞記憶下來:「天空海闊任鳥飛,小小天地跳飛機…大眾一齊跳飛機,一、二、三到你!」真是一次超開心的畫課了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跳飛機其實是很好的運動,假日大家應多去玩玩。黃曉孜的跳飛機,很有難度。她更寫上說明和符號,很詳細,圖形也漂亮。請看參加者的腳印,就知道一定很好玩了!

2015/11/19刊於澳門日報

2015年11月14日 星期六

韓國麵包教父的幸福感

            


書名:《我的第一本手做健康麵包
著者:金永模
譯者:林建豪
出版:我識出版集團——不求人文化
再版五刷:20136

作為只是為自己喜好而研習製作麵包的我,不斷尋覓閱覽中外有關的麵包製作書籍,包括視訊上的大師演示,希望探索技藝。然而,從來皆是予人“到喉不到肺”,打開任何一本製麵包或糕點的書,無論印刷多精美,大部份華而不實,只須查看它的基本材料單的份量,就幾乎可以斷定成敗,而內裡終極竅門是不會讓人輕易知道的!幸好,皇天不負有心人,某日終於給我遇見了這一本書:《我的第一本手做健康麵包》。雖然只翻閱開端數頁,我已肯定它的可信度,尤其細讀了作者的自序,竟令我感動得有相逢恨晚之嘆!
作者金永模,是韓國的糕點界大師,被稱為“韓國麵包教父”、“麵包界的CEO”等名師封號,但榮譽不虛,主要是他對自己的要求是一輩子學習和研究,更“無時無刻都在思考麵包與健康的關係”,“對於做出‘更好的麵包’深具韌性的熱情”。他說:“我要將我製作健康麵包30年的技術,運用在製作對身體有益、讓內心變幸福的那種健康的麵包!”因此他主張樸素,“以天然的食材維持其營養均衡…不是只有光鮮亮麗的外表就行,唯有誠心踏實地去製作…”這位大師雖已貴為業界之翹楚,但他提出一項重點就是製作家庭式的麵包,認為這項“手藝”是靠機器亦難以重現的。他說:“在家裡烤麵包的話,烤麵包的味道會瀰漫整個家裡,沒有比這更幸福的事情了。若是日後有機會寫研究論文的話,我甚至想要以‘在家製作麵包對家人情緒造成的影響’當作主題來進行。” 大師的這一段心得,正正說中了我對做麵包的感情,所以鍥而不捨,為的就是要用雙手做出夢寐以求的健康麵包,而麵包烤出滿屋的香氣,那種幸福與安全感確是最能療癒的尚品啊!
在閱覽金永模製作的麵包種類之前,必須先詳讀他對健康食品與農產品材料的枚舉;簡便的工具和培烘的基本常識。雖然以上說明是每本同類書籍都會大寫特寫的,可惜繁多亂眼不實際。而金永模把不少要訣道出,對初學者更十分體貼的提示,例如:“最好可以使用木頭桿麵板。木板具有夏天和冬天都維持一定溫度的優點…大理石板太冰冷,會導致麵團溫度很快降低…”又“沒有使用發酵器,如何在室溫低時順利發酵?”大師建議把麵團放入置有架子隔熱水的微波爐內關上保溫,這恰好也是我一直用著的方法!還有,大師的搓揉麵團與兩輪發酵所建議的時間,至為重要,是真正令你成功的關鍵!在“製作生麵團的方法”這一章中,金永模以連環圖片60多幅親手示範每一個細節,這比影視更清楚實用,極難得可貴。所以,對本書簡介上說的“詳細步驟新手看一眼就會…讓老手馬上晉級!”我是絕對贊同。
瞭解完前部分的說明,可以進入實踐階段。本書提供了102種天然發酵的健康麵包:有養生的、柔軟可口的、歐風鄉村的、不添加奶油和油的、沒蛋和乳製品的、使用自製酵母的…還有配合使用家庭式麵包機製作的麵包,琳瑯滿目且照顧周到。
不過,書中所錄雖臻完美,但仍有一些疑問。其中有兩輯是採用“製作麵包用的米粉及純米粉Rice flour來製作麵包,他的原意是“為了對麩質過敏的人或對麵粉麵包消化不良的人”而製作。可是,經我挑戰失敗後,究其原因,暫定應是歸咎於我們本地慣用的米粉與韓國的米粉是很大分別,韓國在地的米黏軟,與日本米或咱們東北米類同,有待再努力嘗試了。此乃讀者必須注意者。
無論如何,有了這本號稱“全球麵包界的教學聖經”,為了那健康的素質,和散發出的誘人香氣,麵包迷可以由第一個基本款麵包試做起,自我實驗證明,然後慢慢嘗試,熟習後而求進取,想必體會麵包教父金永模所說的幸福感吧。


2015/11/14刊於澳門日報《文化閱讀》

2015年11月12日 星期四

黃凱欣的秋色


黃凱欣  12  秋色 (臨李小可作品 / 設色水墨)

近日很多朋友都旅行去了,而又都以看秋天的楓葉為主,臉書上貼的一幅幅火紅楓葉,燦爛更勝花季!
想起多年前在澳門市政廳曾看過李小可的水墨畫展。李小可,是近代國畫大師李可染的兒子,承傳了乃父的優秀畫技,又走出自己的風格,更貼近現代的藝術感覺。其寫出獨特視覺效果的水墨,情意洋溢,教人過目不忘。
記得當時展出有兩個橫幅的作品,繪的都是一條樹蔭大路。相異的是:一幅為春深綠濃,一輛小小的三輪車仿佛由遠而來;另一幅就是紅葉隧道一樣的秋林,路旁一邊有一張空的長椅,遠處一個獨行人,踏著一地紅葉… 無論春或秋,這兩件作品都是詩意滿紙,色與水墨交融淋漓盡致。我因太愛這兩件作品,便先後教學生臨摹,這是非常好的學習範本。
向大師的作品學習,黃凱欣算能掌握了樹林大路的遠近透視,還有墨色與彩色濃淡漸次變化。以一個十二歲的孩子來說,是很不錯的了。
畫作刊於2015/11/12澳門日報

梁雅姿的面具背後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梁雅姿  11    面具背後  紙模面具 / 丙烯 / 粉彩


剛過去的萬聖節可說是搞鬼節!外國人的鬼節與中國的大有不同,其陰森恐怖怪異都變得搞笑。因此,不如說它是一個讓人發揮藝術創意的節日更貼切哩。
這次我給孩子們預備了多款紙模壓的卡通動物面具,讓他們發揮創意之餘,成品又可戴去開派對!從前也曾玩過面具創作,這次除了立體的面具,也希望留下一個平面的圖畫作品,所以在塗畫面具之前,孩子先將面具印一個稿子在畫紙上備用。
無論狐狸或貓,兔子或獅子,孩子們拿著自選的面具,興高采烈的動手描繪了。採用丙烯油彩,其顏色易塗快乾且艷麗,孩子的天真用色和筆觸,總的是令人驚喜。完成後,他們取回先前印摹了面具的畫紙,用油粉彩設計一個不同的細緻版本。這次課堂嘗試了兩種繪畫的方式,而孩子們都能全力完成。他們把兩個版本的面具放在一起拍照,成為一份美妙的創作!

梁雅姿這個作品讓我感覺很特別。原先的紙模面具,雅姿表現的是臉劃刀疤凶惡形相。但其後的平面繪畫,她額外地畫上一只手,抹著不斷掉下的淚水,容貌哀傷,溫柔的色調在她選擇的黑紙上更顯出效果。也許,只有十一歲的她應不會如我所思的深沈複雜,但我會難忘她的這個作品。
2015/11/12刊於澳門日報